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着孩子去“游学”

(2014-07-16 21:48:16)
标签:

游学

感受

互动

分类: 旅行篇

“游学”是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词汇,每当暑期来临,这个词汇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这不,去年一个同学的儿子去了纽约“游学”;今年,另一个同学的儿子又去加州“游学”。

http://s14/mw690/001Oz0zigy6KuRwlNbnbd&690——一位渴望见识外部世界的少年


http://s16/mw690/001Oz0zigy6KuRC9OsTbf&690——我们在纽约入住的酒店长廊,华丽般的舞台效果


 

http://s12/mw690/001Oz0zigy6KuRVp2K7db&690——走上前去,为地铁里卖唱的街头艺人捐钱


 

http://s7/mw690/001Oz0zigy6KuSaLLaC36&690——在中央公园,感受人们运动的脚步

http://s14/mw690/001Oz0zigy6KuSqctg95d&690——与美国人来场篮球较量


http://s8/mw690/001Oz0zigy6KuSJrdhd17&690——在古根海姆博物馆,感受赖特营造的螺旋形阶梯的魅力

http://s12/mw690/001Oz0zigy6KuT1VEr91b&690——在这样的当代互动作品前,小鼓手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中国家长通常对自己很苛刻,平时节衣缩食的,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上,绝对称得上大方。21天,5万元的“游学”费用,很多家长眼都不眨一下就付出去了。与大多数家长相信专业培训机构不同的是,我更相信我自己。在教育和培训越来越商业化的今日中国,我相信没有比父母在教育问题更真诚,更投入。而事实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水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奠定。

 

两个月前,由于朋友的热情邀请,萌生了我们全家一起去美国旅行的计划。通过微信获悉我们在美国旅行消息的朋友,都不约而同会问我:“这次美国之行,你们儿子收获不小吧?! ”而我的回答是:“其实我们俩口子的收获并不比他小。”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呆久了,难免会出现思维的僵化、保守和惰性。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你在完全陌生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语言环境中,唤醒你身上那些平时沉睡的感受力和敏锐度。从而,拓宽了你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的视角。同时,重新焕发你身上的热情和渴望。

 

当然,由于我们的旅行计划基本围绕着博物馆和人文景点,所以这样的旅行对于从事艺术管理的我和从事环艺设计的先生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自费学习”。

 

而旅行对于孩子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首先孩子是一个全息的感受体,越是强烈的反差和刺激,越能调动孩子潜在的能力和创造力。其次,相比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孩子更能接受的是体验地学习。在旅行中体验不同的文化、风俗、气候、环境、礼仪、语言等,扩展的是视野,打开的是心灵的窗户。

 

http://s8/mw690/001Oz0zigy6KuToUAo7c7&690——音乐还可以这样玩

 

http://s10/mw690/001Oz0zigy6KuTxm1jXd9&690——音乐厅还可以在露天的,无需正装,也无需正襟危坐

 

http://s5/mw690/001Oz0zigy6KuTV80F6e4&690

——在大都会博物馆发现,原来看展览也会累到趴下


http://s2/mw690/001Oz0zigy6KuU8gWNX81&690——在古代作品前,他也想来个互动

 

http://s12/mw690/001Oz0zigy6KuUUKaJtbb&690——吾儿的杰作

 

http://s16/mw690/001Oz0zigy6KuV8G3V56f&690——貌似很专业的样子

 

http://s14/mw690/001Oz0zigy6KuVydJ7f8d&690——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敬业,搞得为父为母很是汗颜

 

http://s7/mw690/001Oz0zigy6KuVOGB8ic6&690——观察一下他临摹的水平如何


http://s9/mw690/001Oz0zigy6KuVZCyGQe8&690——已经开始羡慕同为左撇子的她能在国家美术馆临摹

 

http://s16/mw690/001Oz0zigy6KuWjayMT7f&690——不管哪里,只要看到画画的,儿子就迈不动腿了

 

我们一起经历长达14个半小时的长途飞行,一起经历飞机颠簸导致的紧张与不安;

我们一起经历由于时差而难以入睡的集体症状,然后半夜三更一起卧谈不休;

我们一起经历吃腻西式食物之后,找到中餐馆之后的那份兴奋;

我们还一起经历在博物馆里看到精彩作品那份喜悦与激动,一起狂拍照片,回到酒店一起晒各自的精彩发现;

我们还一起驻足观看地铁里街头艺人的表演,怂恿儿子捐钱去表达我们的敬意;

我们还一起经历观看华盛顿夜景时突降暴雨,之后在林肯纪念堂躲雨1个半小时;

我们还一起在国家美术馆东馆经历“他乡遇老友”的巧事;

在纽约圣约翰大教堂看到两只“凤凰”,我们一起为中国艺术家徐冰而骄傲,也为美国人的思想开放性和文化宽容度而折服;

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街头,看到好多中国学生的面孔,我们一起感受文化之融合,世界之大同;

在田纳西,我们一起感受美国南方人民的质朴和热忱,大老远就会主动和你打招呼;

在每一个所到之处,我们一起感受美国人全民热爱体育的国民性,无论是清晨,正午,还是黄昏;无论是城市、乡村,都有人们奔跑不息,骑车不止的身影;

在朋友家里,我们一起感受他们一家人的热情好客,分享孩子们自力更生,主动分担家务,自己赚取零花钱的教育心得;

在大烟山,我们一起感受云雾弥漫,树下听雨等美妙经历;

在诺克斯维尔的湖面上,我们一起划一种叫卡雅克的小船,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在,到后半程的默契配合,协同作战;

在一家中餐馆,我们坐在吧台上,吃着午餐,一起观看了无需熬夜的足球赛;

在美国普通社区,我们一起感受各种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在芝加哥,我们一起听着教堂的钟声,一起感受行为艺术的突然降临;

在露天音乐厅,我们一起感受坐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听着音乐;

在不同城市,我们一起感受不同线路设置,不同时代设计建造和不同收费规则的地铁;

在outlets,我们一起感受中国人在那里购物的狂热与血拚;

……

 

http://s4/mw690/001Oz0zigy6KuWxwgvN43&690——孩子比我们成人放松,更能投入地与公共艺术进行互动

 

http://s1/mw690/001Oz0zigy6KuX9kxkk80&690——这是艺术家乐意看到的画面


http://s6/mw690/001Oz0zigy6KuXRCOI5b5&690——贾柯梅蒂估计是没想到的


http://s15/mw690/001Oz0zigy6KuXVymMSce&690——多么生动的画面



 

 

因此,我更愿意把此次美国之行看成是我们与孩子一起共同经历的一次“游学”。一起浏览,一起感受,一起学习。在浏览中扩大见识,拓展思维;在感受中发现差距,接受不同;在学习中总结反思,改进和提升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