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与发展自我
(2011-09-15 11:01:18)
标签:
培养孩子发展自我 |
分类: 感悟篇 |
据说,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长是最重视培养与教育孩子的。
我注意到,在我生活的城市,甚至在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所谓的前途,不惜变卖家产,不惜债台高筑,将未成年的孩子独自送往国外求学,现在这些孩子的年龄有越来越小的显著趋势。
另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日常生活有人照顾与陪伴,不惜其中一方辞去职位,不惜忍受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现实,只为了孩子尚不确定的未来。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更多的家长,为了孩子早早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悄悄地将它转嫁到孩子的头上。于是我们的孩子莫名地肩负起两代人的人生使命,在高期望的目光注视下,忍辱负重,奔波忙碌。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积极创造条件,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过多的牺牲父母前途命运,不能过多牺牲家庭的团聚与幸福。如果说一方的生命价值以牺牲另一方的幸福和自我发展为代价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有否必要?是否公平?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两代人的生命与生命之间也是平等。更何况,说到底,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对自己负责,我们无权干涉,无权代替他人的生命责任,即便这个人是我们的孩子。作为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除了爱、无条件地接纳之外,就是对他生命的充分尊重。一个健康的生命是不能过多负荷别人牺牲自我的付出,否则就会扭曲,就会失落。
我们中国人太容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也太容易早早结束自己的奋斗与追求。我们中国人的人生目标仿佛就是考进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至于工作以后如何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多大程度上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没有多少概念的。所以,一旦没有进入一所好的大学,一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或者在职场暂时看不到职业的前景,很快会将人生奋斗目标转向人生初始的孩子,这里包含着太多推倒重来的美好愿景。
很快,我们会发现,生命是一种轮回。你自己人生路上的缺憾,不一定能在孩子身上完全避免。每一代人都面临问题和考验。上一代人的生命经验不能快速注入到孩子的头脑里,待到他成年,依然会发现,他的生命也是不完美的。或许,生命本原意义上就是一种不完美,我们只有接纳了这种不完美,才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力去坚持不断地发展自我。从这种意义上说,生命真的是一场长跑,是马拉松。最终取得好成绩的可能不是前半场占优势的,而是后半场持续努力,也就是在生命的后半程依然兢兢业业,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的人。
如果说孩子年幼的时候,需要的是我们陪伴和引导,需要的是我们的言传,那么,待孩子逐渐长大,我相信他们更需要的是身教,需要的是榜样。如果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积极发展自我,不断地探索与努力,不断地奋进与开拓,那么我们带给孩子的将是一种精神的激励与感召,相信这种力量将会对他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随着家长自我发展与提升,将带给孩子更多认知和思想上的帮助,更多合理化的建议,更多共同成长发展道路上的共鸣。当然,家长也许还能在发展过程中,为自己与孩子争取到更多优质的资源和机会,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展示的平台。这些无疑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实质性的直接帮助。
昨晚,我跟老公聊起工作中的一个困惑,言语间流露出举棋不定,流露出想要放弃的意思。不曾料想,身边的儿子突然冒出来很果断很坚决地对我说:“妈妈,你不能放弃,你要坚持。”稍作停顿之后,他又说:“妈妈你一定要坚持,上次我看到成语故事里有一个叫做‘铁杵磨成针’的,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那一刻,我感到特别的温暖与欣慰。我猛然意识到,孩子就在我们不经意间长大了,他不再仅仅是我们感情的维系者,他渐渐开始成为我们精神的支持者,是我们精神上的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