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游戏中,孩子的自我成长

(2010-08-09 14:50:18)
标签:

游戏

自我成长

好奇

顿悟

铁琴

创造

想象

感受能力

分类: 感悟篇

(一)

    夏日的夜晚,我们不是去游泳池,便是去附近的广场玩耍。

    前天晚上,儿子照例去广场玩。在兜了一圈之后,发现有一对母子正在玩“旋转飞碟”的游戏,这是今年夏天在这个广场上最常见的一个游戏。儿子之前玩过多次,并且已玩得相当熟练。吸引儿子注意的是,这对母子俩看来都还是菜鸟,并没有掌握要领。儿子很热情地上前去,对他们说:“我玩过这个的。”那位母亲很快领会了儿子的意思,拿起玩具就要让我儿子来示范。但他的儿子不同意,双手紧握着玩具不肯松手,面对母亲的劝说,依然坚持。

 

    我以为儿子会像我一样,识趣地走开,然而,儿子还是站在那里。此时,那位男孩的父亲过来了,从他儿子手中一把拽过玩具,试着左手握柄,右手拉绳,示范给孩子看。每拉一次,飞碟便旋转着飞了出去,我儿子便飞快地跑过去,从地上拣起来,然后殷情地送到那位父亲的手里。如此3—5次之后,那位父亲就不好意思了,不顾他儿子的反对,坚决地将玩具放到了我儿子的手中。就这样,儿子终于如愿。

 

    我感慨万千,联想到心理专家李子勋曾说过的一句话,欲望是推动孩子生长的动力。不是吗?为了争取到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他懂得了坚持,学会了等待,不仅量力而行,更可贵的是能伺机而动,把握战机。

 

 

(二)

    从广场回我们家的路上,有一段人行道是一个小区的白色围墙。自打偶有一次路过时,我借路灯给儿子做过一次剪影的游戏之后,以后每次路过,儿子都会重复一次,尽管每次的内容不尽相似。

 

    那天晚上,儿子边走边做剪影,突然在某一段,他停下了脚步。我转眼一看,发现那道白墙上,出现了两个儿子的影子。儿子一动,剪影跟着动起来,儿子不停地摆着各种造型。最后他发现,只要他拔出拳头比划几下,他的那两个墙上的影子开始对打。儿子深感好玩,如此反复多次,引得路人频频回首。

 

    玩着玩着,他就开始问我:“妈妈,这里怎么会有两个影子呢?”急性子的我,差一点将答案脱口而出。硬生生地收住口,反问道:“那你说是为什么呢?”“我不知道呀!”我略一停顿,问他:“你知道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吗?”儿子仿佛突然开窍,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这里有两个路灯同时照射。”此时的我,已经向他高高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便是这样玩着、想着、好奇着、顿悟着。

 

 

(三)

    周六晚上,儿子搬来笨重的大铁琴,说要演奏给我听。这是他学习打击乐以来,第二次主动向我展现他的音乐。

 

    铁琴安放在我们的大床中间,我们母子俩盘腿而坐。一切准备就绪,儿子说他要演奏一曲《冬天》,命我闭上双眼。冬天,在我脑海里只有画面,没有任何音符。音乐怎么来表现?正在我疑虑之时,耳边已经传来了轻柔却又脆亮的铁琴声,连续而舒缓,之后,逐渐加重。

 

   一曲终了,这首《冬天》与我心目中期待的冬天,情绪和感受方面大都吻合,然细节方面有些出入。于是问儿子:“这是老师教你的吗?”儿子答道:“没有啊。”哦,看来是他自己“创造”的。继续追问:“怎么表明它是冬天?”儿子反问我:“妈妈,你有没有感受到雪下到地上、树上,风呼呼地在你面前刮过,还有小朋友们一起打雪仗的情景。”说完分成片段,重新给我演奏一遍。

 

    之后,他又“创作”了一首《夏天》。我惊诧于儿子的大胆,才刚刚第一天接触了铁琴,居然就大胆创作了。当然,我还特别感慨于他对声音丰富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对节奏的敏感性。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场音乐的游戏中完成的。

 

    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游戏是如何帮助孩子打开想象空间,如何推动孩子感受能力的丰富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