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博你好交响音乐会欣赏礼仪上海大剧院陈燮阳廖昌永《康康舞曲》 |
分类: 才艺篇 |
http://s15/middle/6323d774g85f6f6f39cce&690
——在上海大剧院门前
http://s10/middle/6323d774g85f6fe57e849&690
——母与子
http://s1/middle/6323d774g85f700c6b8a0&690——开演前
毕竟,在所有的音乐形式中,交响乐无疑是最讲究欣赏礼仪的。不能走随意走动,不能喧哗,不能吃东西,不能在两个曲目间如厕,必须长时间正襟危坐,这些基本规矩,对于一个年仅6岁,且顽皮好动的男孩来说,是否有些合适?但不去尝试与体验,他又如何学会适应各种场合的不同要求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就是日益社会化的过程吗?
思虑再三,带着几份疑惑,带着些许不安,5月1日,也就是世博会开幕的当晚,我牵着儿子的小手,迈进了上海大剧院。
开演之前,为了打发无聊的等待时光,儿子依旧玩随带的玩具,吃零食,他像是在电影院里那样随意自由。我没有制止他,只是提醒他等正式开演这一切都将停止。并趁机作了一些交响音乐普及知识的介绍,比如哪位是首席小提琴手,他的职责是什么?刚才他们在试音,为什么要试音……
7:15,当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走向舞台中央时,音乐会正式开始。儿子俨然已经被周围严肃的观赏氛围所感染,开始静心关注台上乐队的演奏。然而,很快,他就对这首略嫌低沉委婉和陌生的曲目失去了兴趣。他不时地前俯后仰,左右摇摆。我多次小声提醒,未见成效。终于,一个曲目结束,儿子兴奋地随我一起鼓掌。
稍事放松之后,第二个曲目紧接着就开始。儿子一阵新奇之后,又开始东摇西摆。如何才能让他专注聆听,进入音乐场域中呢?脑海中一阵紧急的搜索之后,我开始小声给他出考题,要求他将听到的各种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告诉我。想不到,这一招还真管用,儿子开始源源不断地在我耳际诉说:“妈妈,刚才像一场战争”“妈妈,这个有点忧伤”“妈妈,这个有点像是地震来临之前”。他努力地调动自己的感观,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寻找着他与音乐之间联系。
当熟悉的《今夜无人入睡》响起时,儿子随着曲调,兴奋地和着全场的节奏拍起了手。那一刻,他完全沉浸和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欣喜于此,并且突然明白,其实孩子与交响乐的通路,除了音乐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在于曲目是否熟悉,有否互动的氛围。如果说各种艺术门类的欣赏与自然景观、娱乐杂耍有所不同的话,我觉得其根本的不同在于,它要求欣赏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准备。
当另一个陌生的曲目开始不久,儿子突然告之我内急,我一时甚为尴尬,不知所措。冷静下来后,反复劝导他耐心等待,并告诉他两个曲目之间是不允许离席如厕的。儿子便在焦虑与烦躁中等来了曲终,终于如愿得以离开坐席。剧场外,上完厕所的儿子急于重新进入,被我劝阻。
中场休息时,儿子急急地拿出玩具,此后不愿再被我收回。下半场时,碰到他感兴趣的,他抬头听一会儿,遇到他不感兴趣的,他就自管玩自己的玩具,但总体的表现已经好于上半场,我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得到一些宽慰。可喜的是,不管曲目是否喜欢,每次结束时,他都能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一次,他居然在众多的器乐中,辨认出三角铁隐约的声音,我想,这正是他学习打击乐造就的音乐敏感性。
加演阶段,两首曲目都是儿子熟悉和喜欢的。尤其是最后那首欢快的《康康舞曲》,让儿子完全手足舞蹈,忘乎所以。那一刻,他全部的身心投入在音乐带给他的喜悦与快乐中,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