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帮助?

(2010-03-27 14:12:54)
标签:

有效的帮助

困难

挑战

幼升小

才艺学习

遭遇瓶颈

分类: 感悟篇

    以此为题,颇有些好为人师之意,其实非也。只是身边有些家长的一些做法,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于是抛砖引玉,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希望与博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孩子也是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既要充分尊重与理解孩子,也要在他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给予适时和有效的帮助。

 

http://s11/middle/6323d774g82c23b4f0aba&690
——孩子们成长的路如同这山路

 

http://s6/middle/6323d774g82c24b3c2775&690
——困难如同这障碍,需要孩子们自己去跨越

 

http://s13/middle/6323d774g82c25466a3cc&690
——因为心中有梦,也因为有父母的鼓励与帮助,所以能坚持


 

    我有一博友,因为看到朋友的孩子在幼升小时表现出吃力的症状,于是听信朋友之言,让女儿上了学前班,但很快她就后悔了。我从这个事例中感悟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次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幼升小之时的不适应。其实,这些困难是孩子必须经受的,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契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种不适应,有的时间长一点,有的时间短一些,有的表现明显点,有的表现平淡点。不要以为上了学前班的那些孩子就没有不适应了,只是他们将适应期提前或延长罢了。

 

    幼升小的确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当然应该给予相应的帮助,比如多关注,多提醒,多鼓励,配合学校,让孩子逐渐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另外,对孩子的一时不适应,也要保持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相信孩子最终能度过难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对于孩子而言,我想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能够帮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战胜类似的人生困难。我相信,孩子们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成功战胜挫折的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些不必要的困难我们当然要想方设法去回避,但是对于有些必须经受的困难,我想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成功跨越。

 

    儿子有一同学C,在9升8围棋升级赛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第一轮下完,裁判清点棋数,还没清点完临时去处理其它事情,回来时发现棋子已经收好,于是斥问谁收的,C同学回答是他收的,裁判武断判决C同学为负者。C同学当然很委屈,哭着告之家长,家长与裁判理论,无果。后来,C同学一败再败,无缘晋级。第二再去考,连赢三场,成功晋级。在这一事例中,我想说的是,错果然在裁判,但作为家长一味地指责裁判,纵容或加剧孩子的委屈感和自怜感,而不是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和精神支持,也是负有很大责任的。第二次去考,他能连胜下来,说明上一次是有实力和水平的,完全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受挫,而导致失败。

 

    几乎同样的事例也曾发生在我儿子身上。在10升9时围棋升级赛时,第一轮,他意外失败,第二轮时,他胜了,但当他第三轮再胜时,裁判将他的第二轮成绩改判为负,我们拿着积分单上的涂改,与裁判理论,也是无果。儿子委屈,我们当然也是很气愤。但是冷静之后,我们劝慰和鼓励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即使你前面都失败了,但是你接下去还能赢回来,你依然有成功晋级的希望。如果你真的有实力,那么就赢回来,证明给我们看。”儿子便在我们的一再鼓励下,连扳两局,连同第三轮时所积的一分,成功晋级。

 

    孩子年龄小,做事容易被情绪左右,那么如何在一些重要的时刻,让他们稳定情绪,保持正常发挥,我想,这是我们家长需要思考和付诸实施的地方。

 

    孩子学习才艺的路上,很多家长都会碰到这样的难题,就是学了一两年之后,孩子哭闹着不肯再坚持。几乎所有的孩子,开始时,因为新奇都会满怀热情,当一切归于平静之时,学习的倦怠感随之产生。如何克服这种倦怠感我想是爸爸妈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有一位青岛妈妈,她学历不高,英文不懂,但是为了激励女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她随女儿一起学习,母女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共同语言。另外凡是跟英语有关的,比如歌曲、演唱会、海报、书籍,她都给女儿买回来,努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女儿就在母亲的支持下,取得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一等奖。

 

    我儿子围棋启蒙老师郑老师跟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儿子小时候学围棋,一开始,兴趣很大,但渐渐地,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就有畏难情绪。有几次,哭喊着表示坚决不愿再学。郑老师平静地跟他说:“你学到业余五段之后,可以选择不学,但现在你必须学。”儿子无法,硬着头皮坚持。之后,儿子学到1级时,对父亲说:“爸爸,你现在不用管我了,我现在已经非常喜欢围棋了。”郑老师的儿子后来取得了上海市青少年围棋比赛的冠军,围棋不仅成为他的特长,而且成为他终生的一项兴趣爱好。

 

    我在想,学习才艺的路上,都会遭遇瓶颈,如同我们长跑时遇到生理极限一样。你挺过了,那么迎来的是灿烂阳光,不再觉得其难。很多孩子因为认知不足,常常看不到将来,此时就需要家长们理性的分析,有效的精神支持和帮助。

 

    昨天春游时,与儿子一起参加定向越野挑战赛。少数几位家长,为了夺得名次,不惜抛下孩子,由大人跑完全程。看着领奖台上,没有经过自己努力而意外得奖的他们的孩子,他们似乎有些不安,有些茫然。我不知道,一时的虚名对孩子们而言有什么意义,是让他们学会投机取巧,还是让他们学会坐收渔利?我个人更愿意选择,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体验,一起经受成功与失败。我相信,这种脚踏实地,点点滴滴的努力与尝试,必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当孩子遭遇成长难题时,我想家长的做法,没有统一之规,但可以有判别标准。比如说,是否对他的成长和长远发展有利,如何说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想,我们对孩子的帮助才是积极的、有效的。否则,还望家长们三思而后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