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驱车千里,赶赴先生的山东老家,让那个一会儿自称“山东人”,一会儿又改称“上海人”的小家伙,第一次在祖辈生长的地方,过了一个传统的新年。
年后,爷爷奶奶随我们返沪,和我们共同生活,帮助我们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这是爷爷奶奶第三次来到上海。作为新上海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在过去的六年中,为了不因孩子而影响我们的工作,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流离开老家,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帮助初为人父和人母的我们看护孩子,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有比较从容的心态及精力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朋友圈中,也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新上海人,他们没有我们那样幸运,所以至今迟迟不敢要孩子。
今年,是爷爷奶奶和我们在上海过得第三个新年。虽然远离老家,但两位老人依旧保持着老家的传统习俗,包饺子、包包子、炸丸子,忙得不亦乐乎。大年初一的上午,家里的电话声更是此起彼伏,先生的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的另外几个孩子和孙子孙女开始不断来电拜年。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其亲情只有在过年时,才得以瞬间绽放。
尽管大家都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我坚信,人们心底对亲情的渴望依然强烈和炽热,每年的汹涌澎湃的“春运”大潮便是最好的佐证。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如果说,圣诞节是属于年轻人,属于友情的,那么,春节就是属于老人和孩子们的,属于亲情的。
在逐渐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从此,我们这个小家,不在作春节旅行计划,而是带着孩子来到双方老人身边。今年,原本还准备让两家老人一起聚首,在外公外婆家共度新年,后思虑再三,不得已才作放弃。
因为儿子与双方老人都有过共同生活,所以与四位老人的感情甚好,这不,前几天,就开始唠叨着要去外婆家了。外公外婆更是掰着手指,盼望着这个小外孙早日来到自己身边,尽享天伦之乐!
明天,大年初二,爸妈就要带着他,踏上亲情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