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看木偶剧《丑小鸭》

(2010-02-02 13:04:35)
标签:

木偶剧

丑小鸭

心灵体验

互动性

趣味性

分类: 才艺篇

    这个周六,牛牛过得忙碌又充实。一早赶到钦州南路上的中国中学,参加八进七围棋升级赛;下午与妈妈一起在青松城参加迎新春联欢活动;晚上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剧场观看木偶剧《丑小鸭》。

 

http://s12/middle/6323d774g7e971715bd0b&690

——开演前,牛牛与邻座小朋友的合影

http://s6/middle/6323d774g7e971e154215&690 ——观众在主持人指导下正在操作杖头木偶


http://s6/middle/6323d774g7e974327d745&690 ——丑小鸭受到其它小鸭的嘲弄与排挤


http://s12/middle/6323d774g7e9748ab8dcb&690 ——丑小鸭在途中遇到了一群狼


http://s10/middle/6323d774g7e974e30d459&690 ——最终,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并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http://s11/middle/6323d774g7e975755124a&690 ——大团圆

 

http://s13/middle/6323d774g730f24933fcc&690
——主创演员谢幕


   

    不过,说到这一天中,让儿子最最难忘的,最最快乐的,还是那场木偶剧。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牛牛之前听过不只一遍,之所以还带他去观看,更多的是想让他见识一下木偶剧,因为对于他而言,现场观看木偶剧还是凭生第一回。

 

    吃罢晚饭来到剧场门口,热情的工作人员发给每位小观众两个玩具,一个是可爱的布袋木偶,一个是虎年的毛绒饰品,这份意外之喜让儿子煞是开心,也一下子让我这个成人觅得进入孩童世界的通路,内心世界的那份柔软被轻轻拔弄开来。

 

    待我们进入剧场,发现已经来了一半的观众,我们挑选了一个相对较近的位置,我刚坐下,邻座的一位年轻的奶奶就起身说:“要不我们把相邻的位置让给两位小朋友?”我很赞同,两个孩子很快就玩在了一起。那位奶奶侧身跟我说:“你看孩子们的社交是不需要教的。”我随声附和:“是呀,只要提供机会就行。”一相熟,牛牛的调皮劲很快就上来,他开始故意招惹那位小姐姐,我意欲制止,奶奶马上劝慰我说:“没关系的,你不要去阻止他,这很正常,男孩就是要他皮。”寥寥数语,我就断定这是一位开明睿智的女人!没等戏开演,我已与她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了。

 

    不久,整个剧场座无虚席,这时,主持人手里举着一个木偶出来了。他首先给大朋友小朋友们作了一下木偶知识的普及,比如说木偶剧分为皮影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四大类。他手里举的便是其中一种——杖头木偶,而入场前分发给小朋友的叫布袋木偶。他把如何操作杖头木偶的技巧给台下的观众演示了一遍,还邀请一位家长上台根据他的演示实际体验了一把。

 

    主持人退场后,演出正式开始。由上海木偶剧团出演的这场《丑小鸭》,在立足经典童话故事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与创新。曲折却又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形象扮演,独特多元的音乐展示、再加上演员们妙趣横生的精湛表演,以及与观众之间互动情节的设置,深深吸引了台下的大观众小观众们。牛牛基本是站着双手趴在前座的后背上看完全剧的,从其专注与投入的程度上看,他已经完全被木偶剧所具有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所感染了。

 

    近来,一直为牛牛不能专心听课而烦恼,现在想来,责任可能不全在他。从木偶剧《丑小鸭》让我感悟到,作为家长和教育者,也许我们应关注儿童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是否应尽可能地避免简单的说教,枯燥的知识传播,而是应该立足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我认为木偶剧《丑小鸭》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立足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方面作出了三个方面可喜的尝试。

    一、    互动性

    他们从一进场分发布袋木偶开始,就有意识地接近剧目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主持人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观众实际操作木偶的体验,中间又设置很多互动情节,诸如鸭爸爸向着台下问到:“小朋友们,你们说:要不要把它扔掉?”全场雷动:“不要!”这些都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让孩子们感到是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中完成整场表演的,因此,这是一种快乐和自豪的幸福体验,也是孩子们最渴望的心灵体验。

 

    二、趣味性

    木偶剧《丑小鸭》之所以吸引小观众,很大的原因还在于各种动物形象好看,好玩,有趣。这其实反映出儿童特有的思维特点,他们比较感性,比较直观。舞台上那些特色鲜明,憨态可爱的动物,让小朋友们印象深刻,爱不释手。看来,儿童剧要吸引小观众,趣味性是不能不考虑的。

 

    三、易懂性

    在剧情的设计上,木偶剧《丑小鸭》完全根据孩子的天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高潮,有起伏,一环紧扣一环,让孩子们欲罢不能。尽管悬念迭起,但总体而言,还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婚纪念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