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健身房,圣诞活动已经提前在此举行,前台小姐已经戴上了红色的圣诞帽,远远还看到了圣诞老人在那边晃悠。换罢手牌,一家人根据性别分头去更衣室。

——这是我五岁生日的留影
待我换上一身轻便的运动服装出来时,老公过来跟我“投诉”:“儿子刚才表现很不好,一点礼貌都没有,看到圣诞老人给他吃糖,既不接,也不谢,管自己跑开了。”我迅速找到儿子,压住心中的怒火,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答道:“你不是说今天不能再吃糖了?”是呀,临来前他刚吃过一颗棒棒糖,我是这样告诫他了。随后儿子又嘟哝着说了一句:“你以前不是说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吗?”我说:“那是圣诞老人。”“但我又不认识他。”的确,谁知道哪是谁扮的圣诞老人,谁能保证每一个圣诞老人就是好人呢?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经常会听到亲朋好友善意的提醒,要看管好孩子。耳边不断有这样的新闻传来,某某小区一个孩子被人抱走了,某某广场上前几天被骗走一个孩子等等,每次听到这种传闻,我都胆战心惊。不管孩子懂不懂,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至一遍地告诫他:千万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的安全教育课,也是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们,陌生人给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在经历了无数次家长和老师的反复教导,我们的孩子都有了与年龄并不相称的警惕之心。
那么我如何向这个不到六岁的孩子描述和判别:哪些人是善意的,哪些人是恶意的;什么情况下,你可以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而什么情况下,你是不可以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何种场合,你要推辞,你要拒绝,但有些场合,尽管你并不喜欢,你还得接受并致谢。
看着儿子清澈的双眸,我什么也不想再说了,或许我也说不清。我们成人的世界已经足够复杂,就让他的世界简单一些,就让他享有那个年龄特有的童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