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亮剑 ——阳光酒店集团的总经理王文沧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物专访 |
面对王文沧,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将他与国企老总联系在一起的。国企掌门人的不苟言笑和居安思危很难在王文沧身上寻觅。他神情自若,津津乐道,成竹于胸——彰显着一个运营高手的智慧和交际能力。
“机缘巧合,我成了管理酒店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工作性质跟医生有点相似。医生是给病人做检查,查找病灶;而我是给地球做检测,追逐石油的踪迹。”幽默风趣的开场白拉近了记者与王总的距离。而跟石油打交道就注定了要风雨兼程,四海为家。王文沧自我总结道:“我跟着地震队四处寻觅石油20多年,期间当过工人、队长、科长,地质调查处副处长、主管经营工作的副局长和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经理等,所有的工作都与石油有关,我对石油的感情很深。”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跨越极限,不断进取是他的风格。从基层的工作到高层的领导,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过。俯首之间,行稳达之步,踏实行事,苦乐淡然。常年的实战经历既满足了王文沧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要不断向前的理想,也在无形间成就了一个职业的运营高手。
1997年因为偶然的机会,王文沧做了一段时间的石油疗养院院长。而这段渊源却成了如今管理整个阳光酒店集团的动因。“机缘巧合,我成了管理酒店的人。”王文沧爽朗的笑了。
小试牛刀,整合参差不齐的星级酒店
奥运契机,让中国广袤的丽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奥运过后,中国必将成为各国友人前来观光旅游的热土,而为旅游提供基础服务的酒店行业也必将如火如荼燃起新的高潮。此刻,国际和国内各大酒店集团的目光已经投影在中国酒店市场上,角逐之战拉开序幕。中国石油按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以中国华油集团的酒店管理为平台,对石油系统的酒店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
作为新组建的酒店管理集团该如何“参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并且确保取得先机呢?王文沧莞尔一笑,“目前我们会时刻关注两个环境的发展变化:一是关注外部环境,要准确把握集团外部环境和不同业务市场的变化情况,不能错失发展良机,更不能错判形势,马失前蹄;二是要为集团内部量身定做合适的发展战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创新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培育体制顺畅、机制灵活、制度健全的内部环境,确保集团稳健、快速发展。”
如今,阳光酒店集团管理的各类商务、假日酒店、疗养院55家,遍布21个省级自治区。其中包括5—6家五星级酒店、10家左右的四星级酒店、24家三星级酒店,14家无星级酒店,计8000家客房。王文沧向记者介绍,为了使“阳光”能在酒店市场上永葆生机,占有一席之地。“阳光”计划在今年内“处理”9家发展前景不好的酒店,对其进行规划重建然后让其重新闪亮登场。而对剩下的遍布在各省会城市四五星级的商务酒店和风景名胜区四五星级的假日酒店划上着重号,着力发展。另外,“阳光”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重组其他中石油酒店,让“阳光”骨子里那种石油性征更充分显现。“阳光”还会通过输出管理、构建新酒店的方式辅助“阳光”发展的更加壮大。
阳光酒店集团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管理百家酒店的梦想,将数值资产变成优质资产。通过王总的透彻分析,我们看到了“阳光”的明天。
“苏丹故事”衍生出独具匠心的服务策略
采访席间,王总向记者讲述了他在苏丹工作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
他说,有天他作为乙方到工作对象的甲方总裁办拜访。进入甲方总裁办,他看到甲方代表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很醒目的小牌子,牌子上面写了两行字:第一条,甲方的要求都正确;第二条,即使甲方错了,仍按照第一条执行。这两行字对王文沧触动很大,他说:“在一个项目中,乙方就是服务队伍。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要求去做,并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而这个论点放在酒店服务上亦是如此。”客人光临你的酒店是对酒店本身的一种信任,所以酒店的服务人员就必须想方设法的令客人满意。在“阳光”的各个酒店服务人员必须遵循:客人永远是对的。
正是遵循这个原则,年轻的“阳光”在整合重组完毕的半年内就“赚”得盆丰钵满。王文沧说:“以后的日子,‘阳光’就是乙方,而‘阳光’的客人永远是甲方。在‘阳光’,甲方的要求全部正确;在‘阳光’,即使甲方错了,请按照第一条执行。”
科技投入,相信科学的力量
酒店行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酒店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论是商务旅行还是旅游度假,酒店顾客都是希望在酒店也能像在办公室或家里一样工作和娱乐,在通讯和娱乐领域能有更多渠道供他们选择。酒店实施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是对酒店传统经营理念的管理模式的挑战,代表了酒店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信息化成了酒店的大势所趋,阳光酒店集团固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王总向记者介绍,现在的很多酒店积极采用先进设备以达到发展提升自己高度的目的。譬如,有的酒店采用光能设备实现酒店客房的自动采光,即客房的窗帘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实现自动的拉动,从而保证客房里的客人免受太阳的刺射;而有的酒店会采用声能设备实现客房的灯光启用,即客房里的灯光会随着客人的走动自动开启和关闭。在软件方面,阳光酒店集团统一采用酒店管理软件,统一建立中央数据库,统一建立网上预订系统和呼叫中心。这些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而另一方面,先进的科技投入会给酒店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客人进行下一次的入住体验。科技的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酒店营销策略的实施。而“阳光”正在依靠科技的力量完善自己。
“科技投入,相信科学的力量。把所有的软件都统一起来,使中央集成系统实现对酒店的完美驾驭。”王文沧最后说。
服务奥运,“阳光”亮剑书写新的传奇
为更好的为百年奥运服务,北京奥组委选派了8家国内外酒店集团作为奥运会接待酒店,而阳光酒店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由阳光酒店集团参与服务的奥运村,在奥运会期间,预计接待205个国家和地区160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由8家酒店集团组成的运动员村高级管理团队将承担42栋公寓楼和12个居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阳光酒店集团作为其中一员,为运动员村的5栋公寓楼、1个居民服务中心和1个仓库提供管理,为美国、日本、西班牙等七个国家的体育代表团直接服务。为充分展现华油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阳光”从2008年2月起,就开始从旗下的14家酒店中抽调了130名精英骨干,组建了奥运服务团队。
“阳光酒店集团虽然作为新面孔亮相于奥运会,可是‘阳光’有信心有能力与洲际、温德姆等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同台竞技。‘强敌’在前,‘阳光’敢于亮剑。”王文沧声如洪钟,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作为石油人的铮铮志气。
6月23日到6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港中旅集团承办了“港中旅维景杯”2008年中央企业服务技能大赛,大赛设中餐摆台、房务铺床、鸡尾酒调制、西餐摆台四个项目,参赛选手分别来自中国石油、中国航空、中国电信、港中旅等国资委下属25家企业,最后共有93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决赛。在四个决赛的项目中,由阳光酒店集团派出的四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荣获1金、1银、1铜和一个优秀奖。参赛选手被国资委、国家旅游局分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旅游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华油集团获得“中央企业服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中国石油酒店服务的技能水平。阳光酒店集团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集团公司实施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成效,是华油集团一手抓重组、一手抓发展的成果,是酒店旅游业务品牌战略、人才战略的初捷,是阳光酒店集团苦练内功、争创一流的硕果。诚如王文沧所说:“石油工人做酒店同样会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扬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保持健康朝气、蓬勃向上、主动积极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实现酒店管理、服务‘零差错’的工作目标。石油工人做酒店同样能做的很好。而阳光酒店集团更高的起点将从奥运会开始。”
人才集聚,为后奥运时代储备精髓
借助奥运契机,中国酒店业不惜花重金对自身进行升级改造,聘用更多的服务人员以备不时之需。然而随着后奥运时代的不期而至,怎样有效的使用和管理酒店业集聚、培育、开发的大量从事运营管理、市场开发、酒店服务的人才资源成为重要课题。
王文沧认为,酒店行业历来是人才流动性很强,而这种人才流动性很正常。而人力资源缺乏是酒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因奥运集聚的酒店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是有空间的。经过奥运的洗礼,酒店人才的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升,酒店业人才结构也将得到优化调整。
据王文沧介绍,后奥运时代,阳光酒店集团的经营观念会发生改变。“阳光”不会再把经营策略仅放在接待石油系统内部人员上,而是要开阔视野,推陈出新。为了更大程度的挖掘“阳光”的潜质,“阳光”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老员工,对其进行再培训,让其有更大的进步。其二,“阳光”会对招聘来的酒店管理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二次培养,让这些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好的为“阳光”服务,为大众服务。其三,“阳光”会在社会公开招聘酒店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加盟“阳光”,通过这样的人才嫁接来提升自己的高度。
酒店行业的人才流动成了惯性,这种态势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王总微微一笑,“虽然酒店人才流动频繁是大的环境,可是对于‘阳光’而言,人才一直保持着输入的多,流出的少的趋势。这与石油工人骨子里的那种惯有的对企业忠诚度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大程度的留住这些人才,保持‘阳光’的新鲜。‘阳光’在日后继续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承袭‘阳光’的习惯,把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人输送到国外再教育,更大程度的提升高度;请专家到‘阳光’培训学院来讲课,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阳光酒店集团正是有了这种先进的人力管理措施,才使“阳光”在人才流动极大的酒店行业独树一帜,出现人才“倒流”的奇迹。而坚守这种信念一直向前,“阳光”会赢取更灿烂的阳光。
编后语
他的办公室,整洁大方。屋内一角树立着一副象棋棋盘,原来他还酷爱棋艺。其实工作生活有时候亦是需要博弈。工作抑或生活会在看似康庄大道上突然出现岔路口,何去何从,往往是“云深不知处”,而此时,只能博弈。手持一杯清茶,恬然。眼观棋盘,慢条斯理,看清那些过往的纹理,然后莞尔一笑,因为一切都已经成竹于胸。
不知不觉中,采访进行了两个小时。王文沧那种敢于亮剑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采访,我收获颇丰。
从王总身上看到的“理性”和“知性”,我将慢慢的去品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