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之行之甘肃篇(三)——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标签:
旅游图片游记情感 |
分类: 旅游日志 |
大西北之行之甘肃篇(三)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我们奔张掖而去,其实,就是奔七彩丹霞而去,就是为了亲眼目睹一次七彩丹霞地貌。据我所知,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有两个景区,但在我提出还要去冰沟丹霞景区的时候,马上被马师傅给否决掉了。说是那个丹霞景区太小,到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就没有必要再去那里。于是,我们就专一地现在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到现在我才知道那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丹霞。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在临泽县和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的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是我们这次大西北之行中的重头戏,也是所有景区中客流量最大的景区。尽管大公无私的张老师兴冲冲地走在我们前头去排队买票,在售票处排队买票还是花了很长时间。虽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太阳还是很烈,炎热的天气逼得人直往阴暗处躲,事实上,在入口处我们处于躲无可躲的尴尬境地。最后我们就站在了那根“张掖国家地质公园”柱子下,阳光在那里“断层”。如果像我这种比较矮小的人,或许还有一种你随处可以躲避阳光的方法,那就是躲在那些身高马大的人的身后。所以,在等候的时候,人就显得有些烦躁。但因为有美景的吸引,也就忽略不计了。听着旁边的伴儿说,“这个像黄烂泥的山,有什么看头!”既来之,则安之。有那么多的人慕名前来,肯定自有他们的原因,不会是简单的“从众心理”。
景区共有四个观景台,观光车在景区内沿四个观景台走一个大环线,途中停靠站顺序为:景区入口——第一观景台——云端顶观景台(第二观景台)——第三观景台——第四观景台——景区入口,整个环线大约9-10公里的路程。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wFx44757&690
http://s15/mw690/001OyWZAzy76bwFORvo2e&690
http://s3/mw690/001OyWZAzy76bwGbb4632&690
置身于“黄烂泥”之中,突然看到一块红色山体,精神为之一振。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不少游客正从那“红土岭”上第一观景台,而我们还是选择了按正常的游玩栈道行走。
http://s9/mw690/001OyWZAzy76bwGz2oE48&690
http://s14/mw690/001OyWZAzy76bwIBzD75d&690
http://s12/mw690/001OyWZAzy76bwJga7hfb&690
http://s12/mw690/001OyWZAzy76bwJzqv96b&690
http://s3/mw690/001OyWZAzy76bwJZdK202&690
http://s13/mw690/001OyWZAzy76bwKL58g3c&690
http://s14/mw690/001OyWZAzy76bx4VIqp2d&690
http://s13/mw690/001OyWZAzy76bx5gLYUec&690
http://s11/mw690/001OyWZAzy76bx5A7wuca&690
http://s6/mw690/001OyWZAzy76bx5Z7iRb5&690
http://s5/mw690/001OyWZAzy76bx6jQ2gc4&690
http://s14/mw690/001OyWZAzy76bxo8Se11d&690
http://s1/mw690/001OyWZAzy76bx7HI2Y20&690
http://s9/mw690/001OyWZAzy76bx82icE68&690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x8nbufe7&690
没有了导游的解释,靠我们自己“瞎碰”,导致很多的“象形景观”都被我们忽略掉了。其实,不是我们缺乏想象力,而是没有想到要去运用想象力,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丹霞地貌也有奇石怪林。所以,我知道的“象形景观”很少,其中一个就是第一观景台附近的“众僧拜佛”,那是一片疙疙瘩瘩的红砂岩地貌。
“佛”位于前方白色的扇贝形“佛龛”下,似乎只见圆鼓鼓的“肚子”却不见首。倒是下方一片疙里疙瘩的众多棕红色岩石与“身披红色僧衣”拜佛的“众僧”酷似。不仔细观察很难描绘,低头细看,真有那么点味道。记得第一观景台与第二观景台离得不远,大概是10分钟左右的路程,我们就顺着木栏栈道前行。
http://s7/mw690/001OyWZAzy76bxsmFy696&690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xtbryDe7&690
http://s13/mw690/001OyWZAzy76bxtuUzO0c&690
http://s15/mw690/001OyWZAzy76bxtMEGice&690
http://s15/mw690/001OyWZAzy76bxuW0toce&690
http://s7/mw690/001OyWZAzy76bxvkcui76&690
第四观景台位于景区南面一道红色的山岗上,北距景区入口约 4公里,距第三观景台约2公里,是景区内位置高度排在第二的观景台,是景区内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
http://s12/mw690/001OyWZAzy76bxqYVD5bb&690
http://s2/mw690/001OyWZAzy76bxy4nN7e1&690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xE6vNd57&690
http://s11/mw690/001OyWZAzy76bxFMs5Q8a&690
站在观景台上,双手真的是无法停下,虽然我知道我的双眼摄下的肯定会更多。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大自然怎么可以这么漂亮?
真是“千山波涛涌,百里丹霞红。”
http://s16/mw690/001OyWZAzy76bxGRCp13f&690
http://s11/mw690/001OyWZAzy76bxHhcYWba&690
http://s1/mw690/001OyWZAzy76bxHAjHG10&690
http://s11/mw690/001OyWZAzy76bxI7chk8a&690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我在上面曾经提到过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可以说是集“雄”、“险”、“奇”、“美”、“幽”于一身,而我个人觉得仅第四观景台的丹霞地貌就已经展示出了这些特点。下面我就给几张图片配配文,希望是文如其貌。
http://s7/mw690/001OyWZAzy76bxK2uB8e6&690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xKqbNdc7&690
http://s5/mw690/001OyWZAzy76bxKMyji34&690
“美”,指的是形态美,结构美,色彩美,意境美,变幻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
http://s12/mw690/001OyWZAzy76bxQjgan0b&690
http://s14/mw690/001OyWZAzy76bxQzd0N2d&690
http://s14/mw690/001OyWZAzy76bxQR7s11d&690
http://s8/mw690/001OyWZAzy76bxR8VH90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