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余姚市“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总结
(2013-07-24 08:50: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与总结 |
第五期余姚市“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总结
花开的四月,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笑脸。温暖的四月,一切在悄悄地滋生繁衍,在默默地缠蜷绵延。余姚教育的四月,也在“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的轰轰烈烈中演绎着有效课堂的精彩,彰显着区域教研共同体的特色,追求着教师轻负高质的智慧梦想。根据余教〔2011〕38号文件《余姚市教育局关于举行市第五期“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余姚市第五期“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在4月精彩呈现。本次送教活动分为二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为市级层面,由市教育局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第二个层面为区域层面,由各区域教研共同体组织实施,不同层面的创新构建了我市送教活动、区域教研和疑难问题专题研训三位一体的特色方式。历时11天的“百人百课”活动中,获余姚市教坛新秀一等奖以上的名优教师们带着他们的精品课走进农村课堂,将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方法带到农村,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堂教学的新变化、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更加贴近农村学校,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在就本次活动作以下几方面的小结:
一、活动主题——关注、聚焦、有效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何让常态的课堂教学更加符合规律、更加有效,如何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教育要攻克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确定活动主题为——“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旨在通过送教活动,让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教师用更坚实的步履奔向同一个目标: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学更有效,让学生更有生命活力。
二、活动安排——及时、合理、有序
本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仅是前四期“百人百课”活动的传承延续,更展现着一种创新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整个活动时间是2011年4月19日至29日,具体可以概括为:“及时、合理、有序”。
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诸多特性使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是农村教师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送教活动让农村教师看到了常态课堂中如何通过教师的调控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触动教师去思考和反思,进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全面提升余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的举办是非常及时的。
其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的安排合理。既有专家讲座、课堂展示,又有课堂观察、疑难问题探讨,本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突出“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主题,直指教师发展的核心内涵。
再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协调有序。在活动筹备初期,各项工作已经逐步分解细化,市教育局成立了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各区域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承办此项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协办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做好相应后勤保障工作,营造送教活动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活动的最终圆满落幕。
三、参与人员——人多、面广、精干
本次“百人百课”送教下乡规模之大和档次之高可以说都是空前的,中小学线每位教师至少参与一次活动,参加人员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共有 5000 多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活动。同时,为增强送教下乡活动的针对性,使活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全体教研员参与全市16所(小学10所、中学6所)镇中、小学的市级层面送教下乡,下课堂听课、与校级干部、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讨论。同时,此次“送教下乡”的教师的是市教坛新秀比赛获一等奖及以上的名优教师。教育局要求执教老师要不辞辛苦,精心设计教案,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是体现轻负高质的示范课,能让广大农村教师学得来、用得上,并要求送教教师与各农村学校共同商讨活动内容、活动方案,为送教下乡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四、活动特色——真实、丰富、高效
1.领导重视 认真组织
2.准备充分 相互协作
在“百人百课”送教下乡启动后,市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各区域负责人、送教教师积极为所到乡镇的教师们量身定做,探索了一些切合实际情况的活动模式,通过相互协作,为此次送教做好最充足的准备。诸如在以往看观摩课,听理论讲座的基础上,增加了研读教材、疑难问题互动解惑等活动,使理论、学习、实践紧密结合,提升送教活动的实效。
3.内容丰富,特色突出
(一) 专题理论讲座与送课下乡紧密结合
专题理论讲座的目的是集中解决农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本次送教下乡的专题理论讲座,采用了示范课与理论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先请教师们观摩示范课,再结合课进行理论讲座。
案例一:4月21日,第一区域的六十余位初中数学教师齐聚马渚镇中,举行第一区域初中数学送教活动。老师们共同观摩了两堂精彩纷呈的课。第一堂课是由本届教坛新秀一等奖获得者,阳明中学的翁鸿雁老师执教的《反比例函数》,第二堂课是由上届的宁波市教坛新秀,阳明中学的苏丹老师执教的初三复习课《分类讨论思想》。紧接着,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应建军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并作了题为《怎样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讲话。阳明中学的蒋川川老师,对这两堂课给予了精辟的点评,同时也对两节课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最后,第一区域大组长沙红颖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小结,沙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谈了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年轻教师们多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来,多锻炼自己。
案例二:4月22日,第五、六区域音乐学科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在丈亭镇中心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上午听课三节,下午先是评课交流,再后是听两个观点报告。阳明小学李迪老师的四年级音乐课《水上音乐》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丈亭镇中心小学的丈雯雯老师,虽然从教不久,但是在《那不勒斯舞曲》中课堂教学亦显风采。实验小学的诸挺老师则把一堂《罗马的松树》,与学生们共乐,与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分享。最后,子陵中学的方宁老师和新建小学的周琰老师分别作了观点报告《如何推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欣赏火花》。春雨作伴,春花更娇。每一次区域活动,便是那花朵,越开越美。音乐区域活动润心田。
案例三:第五期“百人百课”小学品德学科送教活动在富巷小学等六个区域举行。泗门镇校的杨秧秧老师带来了一年级的《我会学习》一课,富巷小学的孙利红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的《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课。另外,七市镇校卢俊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我来画棵家庭树》、湖堤小学谢波老师执教四年级的《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他们以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学,富有感情的语言,动静结合的课堂设计,把常识性的知识教学体现出浓浓的“品德味”,这一切都赢得老师们的肯定。课后进行了互动点评、研讨与交流,老师们积极参与点评,真诚发言,使活动效果突显。在本次活动中,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陈淑芬老师还做了《训练思维
关注实践
强化评价》的专题讲座,讲座以“训练道德思维——价值碰撞,学会思考”、“关注道德实践——前伸后延,提升合力”、“强化道德评价——定期检查,督促提高”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了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衔接落实策略。
案例四:4月26日上午,余姚市“百人百课”学科送教下乡活动之语文第五区域在河姆渡镇中进行。来自8个学校的的50多位语文教师济济一堂,参加本次语文教研活动。河姆渡镇中的姜珊珊老师和舜江中学的章慧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的教学研讨课。课后,在区域组长范卫青老师的主持下,市骨干教师胡静娟老师和傅晓娟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作了精当的点评。接着,兰江中学的市骨干李琳老师作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写作教学中多角度思维的培养》的专题讲座,就作文多角度写作中的多角度立意、多角度取材、多样化体裁、多形式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案例五:余姚市第五期“百人百课”信息技术学科的送教活动分别在实验小学(市级)、马渚镇中和舜耕小学举行,来自全市的89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安排了6节展示课,由获得十一届中小学教坛新秀荣誉称号和区域内的优秀老师执教,如城南小学胡文科老师执教六年级《机器人仿真软件》,实验小学唐宁兰老师执教四年级《美妙的海洋世界》。课堂展示后,各活动点分别对展示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和安排了骨干教师的点评,教研员罗渭炳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并结合展示课内容作了《课堂教学的“主线”设计》讲座,使教师们对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引发老师们对自己日常教学进行思考,使老师们对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二)同课异构,在对比中前进
案例一:4月18日,第五区域的全体英语教师齐聚余姚市河姆渡镇初级中学,率先开展了一次“送教、教研、释疑”专题研训三者相结合的区域教研活动。本次区域活动先由来自舜江中学的吴双双老师和河姆渡镇中的于佳老师展现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Section B 部分“同课异构”的两堂观摩研讨课。随后来自舜江中学的陈红菱老师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所作的精彩点评。接着,各位老师认真观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和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连仲教授主讲的关于新课程下英语语法教学研讨的视频讲座。通过专家的剖析,老师们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立志在语法教学上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案例二:4月20日上午,第四区域小学数学“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在肖东一小举行。此次活动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世南小学的李亚萍和肖东一小的楼银桥两位老师分别演绎了三下年级《小数的认识》。课后,两位老师还把他们的设计理念以及课后随感与大家交流共享,张兴法校长还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三)特色研讨,城乡师师对话
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送教形式,第五期“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案例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五期“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共开出展示课16节,除新一届教坛新秀进行教学展示外,还有很多是年轻教师、校教学骨干展示了他(她)们的教学风采。各区域的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与本区域的优质课评比结合起来,有的与思品学科联合活动,有的在活动中把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结合进来,精彩纷呈。如市级活动的主题是以评促教,活动内容分“新秀课堂展示、教师互动评课、专家引领点评”三个板块。第二区域的主题是旨在通过“依标施教”和专题复习研讨活动,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标的重要性,从而努力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给予有效落实,以实现真正的轻负高质。第五区域则以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为立足点,以“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实效性”为主题,采用“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围绕《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这一课题展开研讨等。
案例二:4月27日,余姚市第一区域第五期“百人百课”中小学美术送教活动班师黄家埠镇校。活动主要听取了余姚市舜北小学闻维维老师、黄家埠镇校吕丹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手工设计课《穿花衣的热带鱼》和《东西南北》,并聆听了王鑫烨老师所作的《中小学美术作业有效性小课题的研究》报告及《关于中小学教师与美术创作实践》的活动动员。组长王鑫烨老师以微格教学为手段,从感动教师的三个学生为切入点,启发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关注学生、引导学生。王老师还从学生作业的过程之美,引导我们认识学生作业过程的享受必须受到老师过程性评价的肯定。结合两节课的现场分析,王老师还从“板书与示范”“评价与建议”“探究性学习策略”“提问设计的优化”等几方面向与会教师提出了指向性的教研建议。在精彩与不足中,在赞美与建议中,青年教师们得以不断修正、不断提升。
案例三:4月27日,第二区域初中英语教研活动在姚北实验学校举行。市英语教研员黄耀老师、沈平老师全程亲临指导。活动首先由来自高风中学的市教坛新秀一等奖获得者吴燕老师和姚北实验学校的戚迪旦老师为大家呈上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接着,两位授课老师各自畅谈了设计意图,第二区域徐其航老师和史劲辉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 而后,两位教研员做了精彩点评。最后,许红霞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第二区域全体英语教师要“以生为本”,解放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进、思变、思发展,创新、创变、创一流,争做“学习型”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问题即课题,经验即成果。
案例四:4月21日——28日六大区域体育教研活动分别在肖东一小、大隐镇中心学校、黄家埠镇校、城北小学、姚北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10位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获得者执教展示课。课后分二大块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第一块内容是展示课的讨论和交流,首先是听课的每位体育老师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在会议室都集中,各校派代表对两节课的教学进行积极发言,认真的讨论、交流。第二块内容是“疑难问题解决”的讨论和交流,各区域分别围绕“语言讲解的专业性;语言讲解的有效性;动作示范规范性;动作示范的有效性”四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交流。
案例五: 4月26日下午,余姚市第五期“百人百课”义务段综合实践活动送教活动在马渚镇校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70余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一节课由马渚镇校的徐能杰老师执教《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第二节由泗门镇校的周盈老师执教《关于校园安全的访问指导》,第三节课则由泗门镇中的赵建权老师用初中一年级的教材给六年级学生上《观察自己的生活》。
五、教师的体悟:参与、受益、信心
“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已是第五期了,过去的五年中,余姚的中小学教育发生着瞩目的变化,区域教研共同体、课堂节、百人百课,这一切都给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余姚的教育面貌更新带来了活动,而这些都只是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漫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为有效性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此次“百人百课”的顺利举办,让很多农村教师有了真挚切身的体会和颇多的收获:
第一、领导重视。“百人百课”让农村教师真正体会到了是市教育局对打造优质的余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投资力度之大,同时,也体会到了上级领导对余姚教育发展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
第二、优势突显。每期“百人百课”的不同变化使每位教师真正感受到了余姚教育的新变化、新希望、新平台,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依托名特优教师带来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
第三、回归本质。通过不同学科的送教下乡,特别是教研员与名特优教师的点评与指导,让农村教师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应该是调整我们的教学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把握要点。针对课堂有效教学农村教师要有大局意识,课标意识,要有重点突破,问题的准备要有组织形式的准备;要挤出时间进行练习。
第五、抓住机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发展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不可少的前提,当面对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和发展平台时,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珍惜和把握这种机遇,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专家的引领,使自己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六、对今后活动的建议——创新、全员、辐射
1.内容要创新,更能体现有效教学和轻负高质的理念
2.为更多的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百人百课”的开展只是教师发展的一个载体,我们每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把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和钻研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百人百课”能否让农村教师走上讲台和送教教师同课异构,在常态课中给农村教师创设机会和搭建平台,让教师能通过展示自我来树立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来感悟‘如何才能真正使自己的课堂有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如何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等。
3.重视宣传的有效性
本次活动各个区域及时将本区域的活动情况在市教育信息网和教研室网站上发布,在宣传方面应该说是到位的,但教育系统外的媒体对本次“百人百课”的报道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