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摩拉维亚

(2019-06-26 22:52:33)
标签:

旅行

欧洲

人文

历史

捷克

分类: 亲历

捷克,这个位于中东欧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不到8万平方公里。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上,却还有着古老且非常独特的地区划分。如果你注意过捷克的国徽,就会发现这种地区划分形式被清晰地体现在上面。

 

捷克国徽分为大小两种,其中方形盾徽样式的大国徽由四个部分三种图案组成,这三种图案正代表了传统意义上组成捷克国家的三个部分——红底白色的双尾狮代表波希米亚(Bohemia),黄底头戴金冠的黑鹰代表捷克西里西亚(Slezsko),而蓝底红白格鹰,则代表着摩拉维亚(Moravia)


细读摩拉维亚

捷克国徽,右上角为摩拉维亚纹章

 

我曾在去年冬天,走访了捷克国徽上的这个红白格组成的雄鹰——摩拉维亚。

 

 

摩拉维亚这个名称来源于流经境内的摩拉瓦河(Morava river),地处现在捷克共和国的东部地区,其面积约占捷克国土总面积的30%。在历史上此地一直拥有着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1949年因为土地制度改革,捷克传统的地区划分被废除,摩拉维亚成为一个单纯的地理区域名称。然而时至今日,生活在摩拉维亚地区的人们仍有着较强的地区观念,认为自己与波希米亚地区的捷克人是有区别的。


细读摩拉维亚

摩拉维亚在捷克版图中的位置

 

布尔诺(Brno)是摩拉维亚中心城市,现为捷克第二大城,也是捷克东部的交通枢纽。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它北至华沙,西到布拉格,南连维也纳,东则可以通布拉迪斯拉发和布达佩斯。因此布尔诺就像一个十字路口,把波兰,奥地利,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以及西面的德国联通起来。

 

 

布尔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老城区古旧且精致。这里建有摩拉维亚博物馆,里面分阶段全景展示着摩拉维亚地区从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直到20世纪的历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孟德尔(Gregor Mendel),这位长期生活在布尔诺并担任神父的生物学家,正是在这里发现了遗传学定律。孟德尔当年的众多实验器具以及标本收藏,都被陈列在孟德尔博物馆中供人参观。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在外城区东北部的街道旁,有一座通体洁白,线条简单的低矮建筑。这座建于1929年,体现着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就是著名的图根哈特别墅。外观并不十分惹眼的图根哈特别墅,在捷克历史中却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1992年底,捷克和斯洛伐克双方领导人正是在这里签订协议,从此一战后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两个全新的独立共和国。


细读摩拉维亚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只可透过铁网观看的图根哈特别墅

 

 

低调的摩拉维亚,其历史却并不令人感到轻松。布尔诺以西60公里的小城特热比奇(Tebí),保存着上世纪早期遗留至今的完整犹太人聚居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摩拉维亚被纳粹德国占领并沦为保护国,在此期间整个摩拉维亚有数万名犹太人被屠杀。如今到这座环境优美的山谷小城,走上绿树成荫的山坡,在山顶俯瞰那些色彩艳丽的建筑,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有着沉重的过去。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更加难以想象,原本在这里安居的犹太人,被活生生从家园拖去集中营处死的悲惨场景。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特热比奇犹太区

 

在特热比奇的一些小巷中,仍能看见种族主义者涂在墙壁上的纳粹万字符。那个扭曲的符号被涂抹地歪歪斜斜,就像是既想要昭示其仇恨的立场,又只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出嗤笑。人间的无力和矛盾仿佛天生就无法化解,就连罪恶都常常会被这种力量所挤压变形。

 

位于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交界处的泰尔奇(Tel),是旧时摩拉维亚公爵的边缘领地。泰尔奇老城安静祥和,人们善良友好,纪念品商店里摆放着捷克著名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的卡通形象。放眼欧洲,类似的古城虽有很多,但泰尔奇却有着它特别的魅力。置身在这里容易让你忘记人类的种种黑暗史,产生一种人类一直是秉持着和平理念,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小城的错觉。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泰尔奇老城

 

沿着1949年废除的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界,经过两地交界的重镇伊赫拉瓦,望着沿途的苹果树,不知不觉就到达捷克国土的腹地深处。这里有座小城名叫萨扎瓦河畔日贾尔(ár nad Sázavo),在城郊名叫泽莱纳-霍拉(Zelené hoe)的镇上,被称为臬玻穆的圣若望朝圣教堂坐落在一座不高的山丘之上。

 

据说在14世纪时,一位名叫臬玻穆的当地教士,因拒绝向国王交代他曾亲耳听到的王后在上帝面前忏悔的内容,从而被国王处死。18世纪时,臬玻穆被追认为圣徒,如今的这座教堂就是为他而建。不过也有说法称这个故事是天主教会伪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抵消真正的宗教改革者,为理想和信念而殉难的扬·胡斯在捷克人民中的影响。

 

 

矗立在山顶的绿色教堂,样子谈不上宏伟,却也格外庄严肃穆。这里环境清幽,四周郁郁葱葱,仿佛修道隐士的栖身之所。从天空俯瞰,教堂四周的围墙呈十边星形,从审美的角度上看,这样的造型显得十分考究和独特。尽管教堂所纪念的圣徒身世存在争议,但并不影响这座伟大宗教建筑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泽莱纳-霍拉的臬玻穆圣若望朝圣教堂


除了严肃压抑的历史,摩拉维亚也有着轻松浪漫的一面。

 

 

由于布尔诺南距奥地利边界仅有60公里,很多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人会在这里换乘交通工具前往奥地利。从布尔诺向维也纳方向行驶,周边的人文风光逐渐展现出日耳曼风格,事实上在1945年之前,许多日耳曼人都居住在这一带。十七世纪开始,当时掌握该地的列支敦士登公爵在摩拉维亚边界地带的莱德尼采(Lednice)和瓦尔季采(Valtice)两座小城修建城堡,供夏天时居住。直到1938年,列支敦士登的统治家族才离开这里。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莱德尼采文化景观

 

 

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相距不远,两座城堡风格迥异,它们间隔着数公里长的花园,仿如情侣般互相对望。夏季时,有不少人在这里骑行观光,享受美景。如果从瓦尔季采继续沿着公路往南,只有不到2公里就可以到达捷克与奥地利的边界。你可以双脚分别踩在不同的国家,观察一线之隔却完全不同的植被分布。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瓦尔季采文化景观

 

至于离开布尔诺北上,则可途径中世纪摩拉维亚的首都奥洛穆茨(Olomouc),这里也是通往波兰的必经之地。奥洛穆茨的老城区不大但很有特点,特别是广场中央的圣三一石柱,是为纪念18世纪黑死病得到平息而建。这座石柱是中欧地区最大的巴洛克风格雕塑,几乎成为奥洛穆茨市的标志。很多人曾看到过维也纳老城更有名的黑死病纪念柱,但它的复杂和精美程度与奥洛穆茨的这座比起来,只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奥洛穆茨老城街景和圣三一石柱

 

 

奥洛穆茨临近的小城克罗梅日什(Kroměříž),有着精美的城堡花园和庭院。走进这些曾属于奥洛穆茨大主教的文化遗产之中,能让人联想起圣经中描述的伊甸园场景。克罗梅日什本就是一座十分宁静的城市,在这些公园内徜徉、休息,与树木、池塘和到处悠闲散步的观赏鸟类为伴,更感沁人心脾。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细读摩拉维亚

克罗梅日什——花园和城堡庭院

 

 

近年来,前往捷克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都只会探访首都布拉格以及波希米亚地区的一些有名的城市和景点。但如果你把脚步迈地稍远一些,就可以发现,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摩拉维亚,有着另一番动人的美丽与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