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2018-07-21 22:22:38)
标签:

旅游

成都

古镇

历史

文化

分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我在之前曾写到一篇文章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个由国家相关部门为全国若干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镇、村级行政区所认定的此项名誉称号的定义、认定方式、现阶段分布和价值意义等方面情况。不过我写那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想单纯地对这样一个称号做介绍,毕竟我们多数人并不是中国乡村的专职研究者。我更多的是想站在一个旅行者的角度,为更多的旅行者引出一个我自己感兴趣的点,借此提出一些新的旅行目的地供大家借鉴参考。


因而我脑中也生出了此篇文章的构思,即作为一个旅行者,以地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来搜寻该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此去了解和观察这个地级地区的不太受人关注的一面。


2017年秋季起我开始在成都生活,迄今近一年的时间里我逐渐对这片地域有了一个相对系统地观察和了解。说起成都这座城市,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大概说上一两句它的特点,特别是近些年互联网平台对这里的大肆宣传,更使成都的名气与日剧增。然而对于成都下辖的县乃至其所包含的各乡镇,人们的了解恐怕就要少了许多。在现阶段公布的总共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可以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六批名单找到总共六个属于成都管辖范围内的“名镇”。这六个“名镇”清一色都是镇级行政单位,没有村,这也是本篇题目中只写到“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而无“名村”的原因。


下图是我从百度地图上标记出的成都市辖范围内六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位置分布(用黑圈标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从上图看这六个镇的地理位置,有三个位于成都市区西南方向的县域之内,一个位于成都市区的正南方向,还有两镇位于成都市区的正东方向。那么我就以这六个镇的地理分布为依托,分别谈谈我眼中的“成都之镇”。


成都市区以西的几个县,是非常具有相似性特点的几个地方,关于这方面我还想另外专门写一篇文章做一记述。此处单谈位于这一带的三个名镇,即位于邛崃市的平乐镇、位于大邑县的安仁镇和距离安仁不远的,同样属大邑县管辖的新场镇。其中平乐和安仁早在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两部门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时,就被列入到该名单之中。


首先说说平乐镇,从邛崃市客运站乘坐前往市域南界的夹关镇的远途公交车,司机都会先将车驶入平乐,放下大批的游客之后,才会继续向南行驶,慕名前往平乐玩耍的游客数量由此可见一斑。从比邛崃市客运站还要熙攘的平乐镇客运站下车过马路,经过一道较长的仿古石板路,就可以进入到古镇的核心区域。附近天台山发源的白沫江穿过“古镇”,这条宽阔且平缓的江水成为了来平乐的游客们最喜欢的地方,夏天来到平乐,站在拱桥上往下看,河滩上满是嬉水消暑的人们。岸边的商户们撑起一个个大遮阳伞,为坐在伞下的来客们送上茶水和小吃。稍远处的乐善桥桥头有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此处被命名为“平沙落雁”,这样诗意化的名字却掩盖不住浓厚的商业气息,四处的商户早已占据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再往镇的深处走,曾是民居的各个平房院落大多数被改建为客栈,供大批前来度假的游客们住宿。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流经平乐镇的白沫江,人们在江面划船,在江边休憩

这就是如今平乐镇的样子,据称几年前,平乐还是一片宁静的景象,这座据说是诞生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凤求凰故事的古镇,早已找不到我们一些人想要看到的古镇的样子。虽然在一个有山有水,有古街古桥的地方休闲度假也十分惬意,不过过度商业化使得其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被淡化,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位于大邑县的安仁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镇,在成都一带,安仁的名气绝不逊于平乐,与平乐不同的是,来到这里的人们大多不是为了休闲度假,而是冲着参观刘氏庄园和建川博物馆而来。即便对于安仁镇来说,这两个地方都位处较为偏远的地带。刘氏庄园,乃是民国时期川西一带统治者刘文彩、刘文辉等人在正是其祖籍地的安仁所修筑的几处私宅公馆,上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被辟为博物馆从而保存至今。博物馆展示了作为“地主阶级”的刘氏一家当年的诸面生活场景,以及刘文辉作为民国时期的一方诸侯和其在1949年后生命轨迹发生重大改变后的整个历程。除此之外,刘氏庄园最大的观光价值,可以说更在于其独特美观的“川西坝子”风格建筑,其样式可见下图: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刘氏庄园建筑

距刘氏庄园不远的建川博物馆更是十分值得一看的地方。建川博物馆是四川巨贾、收藏家樊建川凭着一己之力所建。它并非是单独一座博物馆,而是集聚在建川博物馆占地范围内的一系列博物馆群。作为民间所修建的博物馆群,收藏极为丰富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可使观者大饱眼福,而且作为民间博物馆,不同于官方风格的展出形式更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聚落中有着以抗战悲壮历史为主题的展馆,也有红色年代生活风貌为主题的展馆;有以蜀地民俗为内容的展馆,也有多视角回放汶川大地震惨痛回忆的展馆。我总共去过两次建川博物馆,两次都停留了45个小时,也没有将聚落内所有的展馆看完。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坐落在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

从安仁客运站乘坐小巴,可以方便地到达大邑县境内另一处“名镇”新场镇。新场是一个并不为大多数游客所知的地方,算是我这个外地人私藏的小众目的地。从西岭雪山流下的几条小河环绕着这里,使得新场就如同成都平原的江南水乡一般。虽然也经过一定的商业开发,但新场还是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川西村镇的生活原状,如果坐在镇中的小饭馆里,你还是可以品尝到原味的蜀地乡村味道。夏日在镇的边缘巷道漫步,常可以见到落英缤纷的美妙场景,且没有喧闹的游客扰乱你的情趣。也可以坐在河边的茶铺点杯茶,这里的茶座毫无平乐那样的嘈杂氛围,你可以完全置身在安静的小镇中,选择放空自己。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视角下的成都(上)

这次先说三个镇,其他三个镇放在下篇文章中,继续为各位娓娓道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