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16-04-30 21:06:57)
标签:

青海

海东

名村

分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2016.4.29

街子清真大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镇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可直达,距离县城5公里,距西宁市140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街子清真大寺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它位于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以西5公里的街子乡,为撒拉族的祖寺。它的南面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奥土斯山,北面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四周田园阡陌,炊烟袅袅,杏红柳绿,果梨花香。这里交通方便,市场繁荣,真是人寿年丰的好地方。初建于明洪武三年,清代年间和民国二十年曾有三次扩建,后在文革中被毁,1982年政府拨款,群众集资,仿照新疆喀什清真寺重新修建。新建的清真寺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4050平方米,寺基走廊2394平方米,大殿呈正方形,其中礼拜殿面积1089平方米,可容纳1200人集体礼拜,殿内四根大柱支撑着49间的殿顶,大殿四角是距地面高23米高的宣礼塔,中间的大圆宝塔,具有鲜明的阿拉伯风格。大殿前南北两侧是两栋学经楼,设有净水房和办公室。寺院对面是先祖阿合莽和尕勒莽的拱北(先贤墓冢)是由雕刻大型花卉图案的青砖围墙组成,长7.10米,宽6.25米,高3.3米,两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从两拱北分别长出,披荫一方。拱北与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浑然一体,互为映衬,真是白驼映泉泉更美,亭榭飞花花复芳,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科考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骆驼泉位于街子乡境内,距离县城5公里,因一峰神奇的白骆驼,载负着撒拉族沉重历史,自中亚撒马尔罕至此卧泉化有白石而得名。泉水澄澈清亮,汨汨流淌,四季不断。在这里广泛流传着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东迁至此的悲壮的历史故事,相传,在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因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率领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来到循化境内。经夕昌沟,越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色已黑,苍茫中走失了白骆驼。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发现一眼清泉,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了当地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完全相同,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历经艰辛的骆驼安祥地静卧在泉水之中,与他们日夜相伴,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2001年,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庄村(2016.4.30

清水乡大庄村面积252亩,地势东高西低,有250户人家,两千多人。雨中的村庄南北大道更显清洁平坦;东西则分出几条巷道,明末清初建成的八大巷区依然清晰如故,在宽度仅2.5米到3米的狭窄巷道中,不时可以看到两旁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相对的撒拉族原生态民居——篱笆楼,成为这个村落引人入胜的景观。而巷道之所以狭窄到仅容人畜能够通行就行,客观上是因为这个村落地处峡谷地带,平地较少,寸土寸金;主观上也契合了始建者的戍边初衷——加强防御功能。村内渠水绕屋环流,清水是引自村东侧高处的磨沟河,使得灌溉、饮水极为便利。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