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绥远到宁夏——归绥银川过渡之旅(二)

(2012-08-10 21:38:54)
标签:

旅行

塞北

内蒙

分类: 纪行

    一早列车就到达了呼市,夕发朝至的火车一方面可以带给旅行者诸多方便,帮助旅行者省去住宿的费用,但另一方面,它也让旅行者失去了观察路景的机会。然而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必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吧。

    呼和浩特给人的第一印象竟是堵车。我在车站广场等公交车,却发现广场前的道路堵成一片,我注意到这里的路口竟连红绿灯都没有,难道蒙族的市长大人依然把城市当成草原?好不容易等到1路车,由于自己跑得快抢得一个座位,可车走着走着,却因为修路开始了绕道,本来正在按照站牌数站的我一下子就糊涂了。走了一会儿我还没反应过来,网上的信息说要倒车的南茶坊站就已经到了。赶忙下车,可一看站牌,这里却又没有之前查到的44路车,这时幸亏有一位善良的阿姨帮忙,带我坐上了6路车,坐到了可以搭到44路的地方,我终于坐上了44路车,赶往了目的地。

    昭君墓,我费尽周折倒了3趟车就是为了来到这里。实际上这里也只是王昭君的衣冠冢,不过在塞外能遇到如此的古迹,已是十分难能可贵。门票一如既往地贯彻了中国特色,65元一张。被售票处扒了一层皮后,我进入到大门内,随着渐渐深入其中,我发现这里还是值得一看。设计精巧的博物馆里不仅展示了昭君的生平,还对整个匈奴的历史作了一个介绍,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昭君的民间艺术品展示。走出博物馆,通向坟包的路上的一个个雕塑都非常精致,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历史上发生的一幕幕。走到坟包底下,我却并没着急上去,因为土山后面还有一座娘娘宫,以及一道各路文人墨客写下的纪念昭君功绩文字的碑林。果然,跟我料想的一样,这条路根本没有游客(注:随着旅行经历逐渐增多,我发现中国的净土还是到处都是,净土不是人为规定的,一般游客忽略的地方,往往正是净土),我先到了娘娘宫,在化身为菩萨的昭君像前祈祷;随后绕到土山后面,去看碑林,这里的碑林很大,历朝历代文人写下的诗句,被工匠刻在石碑上放至此处。不得不佩服这些文人的才气,他们写下的诗句读来让人不禁落泪,回忆往昔,我们的古人经历了多少后人无法体会的悲欢离合啊!

    登上坟包顶,举目四望,一旁是塞外风光,而另一旁是高楼林立的自治区首府。来到呼市后我就一直在想,这里到底属于那种文化圈?从景色上看,这里“蒙古”的感觉明显,应属于华北;但听人们操着晋语方言的口音,又觉得这里属于西北,也许,按民国时的分法,这里属于“塞北”最为合适。

    走出昭君墓,和一对夫妻一起打车去了呼和浩特城东的内蒙古博物院。由于我觉得这对夫妻非常无聊,于是下车后我没打招呼就离开了。这个博物馆是最近修建的,面积很大,免费进入。由于在门口存了包,我得以轻装进入。里面展示的内容非常广泛,一层是自然展示厅,二层是内蒙古各族历史的展示,三层展示了一些其他文物。这里人很多,国内外的参观者都有。来到这座博物馆的确称得上不虚此行四个字,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我大概花了三个小时走遍全馆,大感翻完了一本巨大而又生动的书。在旅行中若能长到知识,还是理论性的知识,是非常幸运的事,我甚至都忘记了最近的烦恼,彻底陶醉在这桌知识大餐中。

    离开博物馆,我准备赶往老市区的古迹五塔寺和大召寺(名字与拉萨大昭寺近似)。坐上那趟59路公交车,车却不报站名,我只能自己一站一站摸索是否到站,还好,凭着一点点经验我顺利地在该下车的站下了车,随后又找到了大召寺和五塔寺。因为门票太贵,也因为时间的问题,我就没有进去,不过也很不错,五塔寺最核心的建筑刚好在后门,不高的墙没法挡住那座别致的“五塔寺”,让我得以拍照留念。

    在附近简单吃饭,坐公交赶往火车站,再次感受了呼市混乱的交通,最终还是顺利到站。在这座城市简单逗留了一天已经满足,今晚坐火车前往已经有些熟悉的城市——银川。

从绥远到宁夏——归绥银川过渡之旅(二)原文撰于2012年7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