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皮肤是黝黑的,在这种黝黑下面蕴含着纯正的直爽,这种性格是当年祖先们勇闯关东,以及后来在这片气候寒冷的荒夷之地顽强生存共同磨砺出的。此时我才发现,原来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东北人确是“传说”中那样的淳朴,虽然显得有些土气,但却极为真挚可亲,不似在北京或是其他大城市看到的有些东北人,身上已经带上了精明与算计之气。
凌晨三点,车窗外的景物已清晰可辨,到三点半,天已大亮,红霞泛起在远山之上。我惊讶于这里的清晨来得实在太早。
本以为由于夜行无法目睹凌晨路过的东三省的景象,却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而使黑龙江的地界暴露在了我的眼皮下面。从哈尔滨开始,列车开始转而向西,首先经过石油城大庆,这座资源型城市到处都是动作滑稽的磕头机,依稀有所衰落的城市却依旧吸引着周边众多的人们前去闯荡淘金。越往西走,就越感觉逐渐在向中国的角落行进。过了齐齐哈尔,列车基本就迈入了大兴安岭林区,成片的森林和木栅栏围成的房屋映入我的眼帘,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在经过了数个优美的小站之后,历经31个小时,我终于到达此行的首个目的地,也是前往大兴安岭深处的重要的中转站——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所在地海拉尔。
之前我在网上预订了一家家庭式旅馆,没想到热情可亲的女老板亲自开车来火车站接我,乘上她的轿车,很快就到达了住处。我稍作休息和调整,趁着黄昏的时光,赶忙出门散步、吃饭、逛街,傍晚时分,我行至了海拉尔城标志的伊敏河畔。这里的落日很美,伴着余晖,人们在河岸边的广场上跳着舞。在西宁,人们常跳藏族的锅庄,而在这里,人们跳着蒙古舞,但不管是西宁还是海拉尔,跳舞的人却大都是常居该地的汉人,只是受到各地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的影响而跳起了不同的舞蹈,对比一下这种现象感觉非常有趣。
明天我还要尽我的体能仔细在海拉尔走走看看,深入地品味一下这座地处东北边陲,历尽沧桑荣辱的魅力小城。

原文撰于2012年5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