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那巴鲁国家公园——马来西亚(No.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无法见证的世界遗产亚太篇 |
京那巴鲁国家公园(KINABALU NATIONAL PARK)
高高耸立在海边平原上并使婆罗洲北部热带森林相形见绌的京那巴鲁山是沙巴最大的旅游景点,也是占地754平方公里的京那巴鲁国家公园的中心亮点。山脚下的村庄也有各自的景点,因此无论你在山顶上还是山脚下,你都可以领略美景,大饱眼福。

京那巴鲁山(Mt Kinabalu)
就山峰高度而言,与世界各大高山相比,4095米高的京那巴鲁山或许只是稀松平常,但事实上,作为马来西亚第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却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新几内亚山脉之间最高的山,而且比起距其最近的高山Mt Trusmadi还要高出1500米。令人惊讶的是,它还在不断长高:研究者们发现它每年增高约5毫米。晴朗的日子里,你能从山顶看到菲律宾。但是,上午之前山上总是云雾缭绕。
虽然爬山总是很累人,但京那巴鲁山是世界上最容易攀登的山之一,每年有数以万计各种年龄、体力的人爬到山顶。你所需要的只是毅力、决心和防寒/潮服装——山顶可能很冷、很潮。
即使你决定不上山,公园本身也很美丽。许多游客来这儿只是为了避开海边的炎热和潮湿。山脚下的雨林里有步行小径,天气凉爽宜人,公园内外的旅馆都不错。
历史
第一次关于该山高度的记录是1851年由驻纳闽岛(Pulau Labuan)的英国殖民政府官员Hugh Low爵士所做的。京那巴鲁山的最高峰以此人命名,山峰另一侧坡度较缓的“溪谷”也同样如此。
过去,攀登京那巴鲁山比较难,原因不是海拔高,而是山脚下的丛林很难穿越。寻找愿意帮忙的本地挑夫很麻烦——陪同Low的部落中人相信他们死去祖先的灵魂生活在山顶。因此,Low不得不按照当地习俗提供了一大篮子石英水晶和牙齿——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祖先的灵魂”。向导登顶后举行的灵魂安抚仪式越来越烦琐,因此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他们登顶时须大声祈祷、鸣枪、供奉七个鸡蛋和七只白鸡。你不由得好奇起来:探险家们究竟是从何时起开始想出这种折中办法的呢……
现在,步行登顶是小菜一碟,但Low’s溪谷(Low’s Gully)路段还是比较难走。1994年,一个初次攀登此山的队伍陷在该溪谷,整整三周都无法获救。1998年2月,一支英国—马来西亚联合探险队探索了山底部分,返回时带回了几种新发现植物和昆虫的标本。
地质
看到京那巴鲁山的巨大高度,或许你以为它是婆罗洲古时候的核心,但实际上该山形成的历史并没那么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仅仅九百万年前(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当时一大片炽热的岩石从地底下被推上来。这一地壳上升运动至今仍在继续。
以地质学角度而言,京那巴鲁山还相当年轻。虽然从石头上的条痕能看出冰川运动对这里造成的影响,但山顶周围的花岗岩几乎不曾风化。雪线已经没有了,冰川也消失了,但山顶附近的岩石堆有时会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