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达邦圣佛塔(Pha That Sikhottabong)
他曲市区以南大约6公里处是令人神往的西克达邦圣佛塔矗立在19世纪修建的同名寺庙中。据当地传说,圣佛塔坐落于6~10世纪南塔森王下令修建的佛塔遗址上,当时他曲还只是西科达邦国的组成部分。由于西科达邦圣佛塔被认为是老挝最重要的佛塔之一,16世纪塞塔提腊王下令完成了圣佛塔的首度修复工程,也就是今天圣佛塔的基本形状。圣佛塔于20世纪50年代得以再度修复,随后在70年代得以扩建。西科达邦圣佛塔是每年2月重大节日的活动场所。
寺庙大殿里供奉着一尊阿努王(封号昭阿努)下令建造的大坐佛。
坦帕巴溶洞(Tham Pha Pa)
2004年4月本农(Bun
Nong)先生用一根藤蔓攀缘200米高的悬崖。当它爬到15米搞得地方时,他本来打算捉几只从垂直岩面飞出来的几只蝙蝠做晚餐,却发现了一个狭窄的洞口。他走进较远处的洞穴后,229尊青铜佛像呈现在面前。从15厘米到1米左右,佛像高度各不相同。众佛像仿佛面朝这个激动人心的石灰岩溶洞洞口坐了好几百年。过了一个星期本农先生才将此惊天发现告诉了住在附近班纳甘桑村(Ban
Na Kan Sarng)的朋友们。这个溶洞叫坦帕巴溶洞(意为“佛像溶洞”)。
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佛像究竟在溶洞里栖身了多长时间,但专家们认为它们的历史超过600年。不论佛像年岁几何,坦帕巴溶洞现已是老挝和泰国各地佛教徒的朝圣地。
本农先生现已是班纳甘桑村的英雄,因为村民仰仗他的发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村子已通电,向游客贩卖餐饮和林产品的市场为村民带来了迫切需要的收入。首屈一指的益处可能是连接溶洞和12号公路的新筑红土路,它为当地村民出行带来莫大的方便。通往溶洞的混凝土台阶毋庸置疑相当实用,但它也太难看了。
坦帕巴溶洞距他曲大约18公里。穿过13号公路后沿着12号公路行驶大约4公里,即踏上向北延伸的新筑公路,然后找到指向班塔凯村的蓝色指示牌。行驶大约500米后,新公路转弯沿着旧铁路路基向东延伸。向东延伸几公里后新公路右拐弯向北。走左边的岔道,路尽头便是坦帕巴溶洞。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原本计划在这里修筑一条铁路连接泰国和越南的铁路线,但由于经费用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这条铁路在越南境内确实通向边境,但这里只剩下两座可怜的混凝土大桥。
四千岛(SI PHAN DON)
在老挝旅行肯定有规律可循,比如越往南走气氛越休闲。觉得自己的血压不能再下降时,就已置身四千岛……四千岛的字面意思是“四千座岛屿”。湄公河上这片延绵50公里的群岛景色秀美,游客所能参观的少数几座小岛非常寒冷,几乎能把人冻成支撑吊床的冰柱。
雨季期间,四千岛附近这段湄公河河道宽达14公里,是湄公河从中国青藏高原到南中国海全长4350公里河道最宽的河段。两次季风之间的旱季期间,湄公河退水,河面上露出几百座岛屿和小岛,如果连沙洲都算上的话,甚至有数千座岛。最大的几座固定到常年有人居住,游客可以在这几座岛上目睹村民靠河吃河的安宁乡村生活。有人这样描述这里的乡村生活:“与其说被河堤阻隔,不如说被时间遗忘”。村民倾向于自给自足,自己种植稻米、甘蔗、椰子和蔬菜,自己捕鱼,自己织布,自己置办生活所需的大部分物品。
然而,岛上生活正在发生变化,电力和旅游是促进变化的两大动力。东孔岛吸引喜欢良好住宿条件的游客,而东德岛却是吸引南亚背包族游客的磁铁,具备背包族游客所需的一切条件。东昆岛介乎两者之间。各地正在慢慢搭建输电线路塔。东孔岛已在电网覆盖范围内,东德岛和东昆岛2008年有望通电。通电之前,大多数家庭都连有一台发电机。一到夜晚,一大家子欢聚一堂,享受泰国肥皂剧带来的新乐趣。
四千岛的村子大都按照所处地理位置来命名,即各岛的上游端或下游端。老挝语的上游端叫hǔa(“头”的意思,音译为“华”),下游端叫hǎang(“尾”的意思,音译为“杭”)。因此,班华孔村(Ban
Hua Khong)地处东孔岛北端,班杭孔村(Ban Hang Khong)则位于东孔岛南端。
法国人在这里留下了一小段废弃的铁路(这是老挝境内唯一一段真正完工了的铁路)、几座河道码头和少数几栋殖民时期建筑。其他景点包括几处波浪翻滚的急流、昆帕蓬(Khon
Phapheng)瀑布。湄公河就是在昆帕蓬瀑布飞流直下柬埔寨边境的。日益稀少的伊洛瓦底江豚(Irrawaddy
dolphin)也喜欢在瀑布南边的这段湄公河里出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