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纷繁复杂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乌克兰、希腊债务、英国脱欧以及东海南海几个话题。然而,会议焦点并不必然成为亮点。恰恰由于这些问题至关重要、牵涉甚多,与会各方更倾向从各自利益出发,难以在基本原则上做出妥协。
*****南海问题:美日欲施压 欧洲想超脱
*****东海和南海问题明显是日本的重要关切。在日本推动下,今年的G7外长会单独通过了一份关于海洋问题的声明。日借海洋问题对华施压,容易获得美支持。但欧洲在亚太海上争议问题上相对超脱,又受困于自身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东海和南海,配合美日在峰会联合宣言中体现海洋问题的“存在感”仍是未知数。
*****俄罗斯问题:美国想制裁 德法日不积极
*****针对乌克兰问题,美国呼吁“团结一致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继续加大对俄压力。但欧洲国家与俄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相互依存度较高,大规模经济制裁使得双方两败俱伤,迫使欧洲寻求乌克兰问题早日政治解决。另外,德法等国无法忽视俄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与俄保持接触而非尖锐对立。德国甚至示意,应将俄“迎回”G7框架。日本尽管加入了西方阵营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同时又极力维持与俄关系。
*****希腊债务问题:欧洲很着急 美国不关心
*****对于希腊债务危机和英国脱欧倾向,美国看到欧洲伙伴面临的困境,却无力也无意伸出援手。相反,美国要求欧洲尽快处理好问题,避免欧洲内部危机引发地缘政治风险,伤及美自身利益。奥巴马“期待”英国留在欧盟,要求英保持占GDP2%的军费开支,以为美分担防务责任。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将希腊债务危机作为G7峰会重点,如无功而返必心生失望。就英国是去是留展开的讨价还价恐怕也处于胶着状态。
*****G7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不仅是集团内部的“信任危机”,还反映出G7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遭受挑战。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小团体决定国际事务的时代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全球化、多极化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各国期待更加平等、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苏晓晖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唐怡
编辑/ 王烁 郭爽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