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hina
chin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5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梳理

(2010-01-08 14:01:48)
标签:

杂谈

刺客列传文言现象梳理

 

1、一词多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先:祖先。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前一“之”字,是动词,到。

使使往之主人。                             之:用作动词,到。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离开。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爱:喜欢。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结:结交。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报:报复。

擅巴汉之饶。                               擅:拥有,据有。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蹊:小路。

乃造焉。                                   造:拜访。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却:退。跪:两膝着地。蔽:拂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报:告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逮:及,到。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厌:满足。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擅:独揽,掌握。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             恣:听任,听凭。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侵占。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物。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                 把:握。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回头。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顾:回头。谢:谢罪。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穷:尽。见:同“现”。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紧,此指剑插得紧。

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达到。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坐:治罪,办罪。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                诣:到……去。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举:全部,所有。

 

2、  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结构助词,的。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则:如果。因:趁机。

唯荆卿留意焉。                              唯:希望。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即使。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没有。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以:因为。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于是。

3、  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作动词,瞪视。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臣:使动用法,使……臣服。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装。

太子迟之,疑其改悔。                       迟:以为迟,嫌迟,意动用法。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古字通假
  1.说—悦 2.陵—凌
  3.淬—焠 4.以—已
  5.反—返 6.决—诀
  7.振—震 8.奉—捧
  9.见—现 10.还—环
  11.陈—阵 12.卒—猝
3、古今异义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古义 :礼品 今义 :货币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左右乃曰 左右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诸郎中执兵 郎中 古义: 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断其左股 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达到目的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 古义: 殿前的台阶 今义:对君主的尊称
  补充:

.微 2.谒 3.购 4.诚  5.穷 6.遇 7.祖 8.遗(wèi)9.发 10.兵 11.提(dǐ)

 

4.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取之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方法 )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5.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5.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6.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常作悲壮之声。

 

难句翻译现场

1、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参考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翻译指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白衣冠”这里用作动词,翻译成“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翻译指点:“诚”“以”“逆”“比”这些词在译文中要得到落实,“宗庙”翻译时可保留。“给贡职如郡县”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序。

参考译文:燕王确实害怕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我国的军队,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

4、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参考译文:而按秦国的法律,殿上侍从大臣不得带任何兵器,那些担任侍卫的郞中们带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皇帝没有下令,是不准上殿的。

翻译指点:此句中,“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尺寸”是借代,代指一点点,翻译时要把其指代义翻译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必修五重点
后一篇:作文选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