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多姿多彩的地方(六)

标签:
新德里游记 |
分类: 旅游 |
印度门高48.7米,宽21.3米,拱门高42米。它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阵亡的军人而建的,后也纪念印巴武装冲突和中印边界冲突中阵亡的印军。
陵墓里的草坪休整得非常漂亮,因为参观的人都是脱了鞋进入的,所以又非常的干净,让人忍不住想在上面坐一坐。
古特伯高塔共有五层,高约75.56米,底层高达29米。塔呈赭红色,由红砂石建成。塔身上镌刻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和各种花纹图案。塔内有397级台阶,可由此直登塔顶悬台,可俯瞰整个德里市容。高塔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融合的建筑物。
古特伯高塔融合了印度教与回教的特色,基部直径14.5公尺,顶端直径只有2.5公尺,高塔下面三层是红色砂岩构造,上面是大理石筑成,塔身雕刻著古老的文字图案,每一层的图案各异,由不同国王所建。高塔下面三层是红色砂岩构造,第四、五层因年久失修倒塌,英国人修建它时,改用大理石造,为新德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塔旁有一根熟铁柱,高约6.7米,直径约0.49米,约6吨重,历经25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
一星还不到对历史感兴趣的年龄,这么一个现代少年站在这一排古老的雕花柱子前,别有一番滋味。
莲花庙,巴哈伊灵曦堂,形状酷似含苞欲放的莲花,由九个大水池环绕着,如此,不仅增添了这座建筑的妩媚,也发挥了一种很有效的自然冷气系统,不需要冷气设备而使祈祷大厅舒适凉爽。
三块多美金。
在德里的最后一天,逛了那里最具现代特征的大型购物中心,里面名牌代理店比比皆是,价格相对于普通印度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了,所以逛的人不多,买的人更少。
我很喜欢沙丽,满街的印度妇女穿着各式各样的色彩艳丽的印度服装,很养眼的,只是我私下里认为,那些服装的色彩乡土气较浓,不合我的口味。
印度著名的大理石工艺品,价格非常昂贵,我在这家大理石工场还当了一回义务翻译,劳黑姆不懂英语,由我把解说人员的英语翻译成波斯语。
三个菜,一个是烤羊肉串,一个新加坡酱大虾,一个炒蔬。印度一个普通工人月收入五六千卢比,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一个大学教授的工资在七八万卢比,一千多美金,据说收入最高的是那些寶来坞的著名电影演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