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的困惑

(2010-10-21 16:36:43)
标签:

杂谈

自己的生活

育儿的困惑

分类: 育儿篇

  昨天看奥普拉谈话节目, 嘉宾是一位家庭暴力安全问题专家, 说到美国家庭里夫妻的权威性, 用了这样一句话: When man says “No”, it's the end of discussion, when woman says “No”, 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gotiation. 意思是当男人说“不”时,是讨论的终止,当女人说“不”时,是谈判的开始。

 

  我的心里忽然一动, 这句话用在自己家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当然不是用在我们夫妻之间, 而是用在儿子对待我们的态度上, 他的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老侯若说了"不"字 ,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老侯对儿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老侯若是也觉得儿子的要求不合理, 就会对他说:"去问你妈, 你妈是咱家的老大." 而我一直记着我妈教我的一句话:"小孩子不能什么都满足他, 要给他点挫折感, 给他留点遗憾." 所以如果我认为儿子的要求不合理, 就会拒绝他, 我这个"不"字一出口, 儿子立即开始纠缠, 那叫一个死缠烂打, 喋喋不休,反反复复地申述他的理由, 年龄更小的时候口才不如现今, 鼻涕眼泪就是他的辅助材料. 我有时被他求得心软, 加上他说的有些道理, 就会改变初衷, 答应他的请求; 但如果他的理由实在不合理, 我就会坚持己见, 见他还是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我就会警告他, 再多说一句话, 对他的惩罚就会加倍, 或者使出我的杀手锏--经济制裁! 只有这样, 这场闹剧才会收场.

 

  唉! 我怎么落到这个地步? 为什么我那个"不"字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呢? 书上说, 当父母的要会坚持自己的决定, 一旦决定了的事, 就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放弃原则, 否则会影响威信. 可我有的时候做的决定也不一定正确, 再加上有时会嫌烦, 没什么大不了的原则性问题就会做出让步. 所以我现在做决定之前都会认真思考一下.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我是一贯的白脸, 白脸唱多了, 儿子就觉得爸爸比妈妈好, 有时我心里很不平衡, 儿子也是我的心肝宝贝, 14年来基本上可以说是我一人将他带大, 我当然也指望有爱的回报, 凭什么老侯就一直是唱红脸的? 俺又不是不会唱红脸! 可遇到具体问题, 我还是会理智地思考, 不合理的要求在我这里仍然会遭到拒绝, 看着儿子那失望或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我的心情很沉重, 我会加上一句:"儿子, 你将来会感激我的."

 

  其实我心里对这句话并没有把握, 在伊朗呆了这么久, 看到伊朗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后果, 不由对中国人的教育理论产生怀疑, 伊朗母亲对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为孩子当牛做马, 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我曾经在一个冬天的傍晚在一家牙诊所遇到一对母子, 那孩子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看完了牙要出门, 妈妈把厚厚的大衣给儿子穿上, 儿子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妈妈弯着腰帮他一颗一颗地扣扣子, 看得我恨不能给那小子一巴掌. 老侯对儿子的伺候也不差, 儿子都十多岁了, 要喝水自己不去倒, 叫我, 我回答:"自己去倒! 这么大了还要人伺候吗?" 儿子就说:"那就算了, 我不喝了." 老侯这时就赶紧倒了水, 颠儿颠儿地给儿子送去, 我私下里埋怨他太宠孩子, 不能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 他说:"你不给他倒水,我也不给他倒, 他就不喝, 那不是会很渴吗?" 咦! 难道十几岁的小孩儿在家里还会被渴死吗? 

 

  伊朗的母亲们养育了无数的孝子, 伊朗的新媳妇们多少都会因为老公和他母亲的过于亲密而和老公产生争执, 但真正能赢得这场"战争"的并不占多数;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高标准, 严要求说起来是没错, 但实际效果呢? 我们见过听过多少年老父母有儿有女, 却晚景凄凉的故事, 这种事在伊朗还真不多见, 难道中国父母没有为儿女付出他们的精力, 金钱, 时间和爱心吗? 我真的很困惑, 我曾经问过老公:" 你妈到底是怎么把你养大的, 我来之后也没见她对你有任何付出, 倒是你从18岁就乌鸦反哺了." 老公说:" 我妈给我的都是爱, 从小到大, 我想要的东西她都会买给我, 没钱的话也会想办法; 我爸很严厉, 遇到我闯了祸, 都是我妈护着我, 为我瞒着, 才少挨了不少打."

 

  听听! 我婆婆的做法全都违反了中国人的育儿理论, 可是他儿子的记忆中是她留给他的强烈的母爱, 我自己是在"打是亲, 骂是爱"的环境中长大, 父母又跟所有的中国父母一样感情表达非常含蓄, 所以没有感觉到什么家庭的温暖, 也没有什么美好童年的记忆, 那么, 我还应该坚持我们父辈的育儿方法吗? 这个问题真叫我困惑和纠结, 希望关注我博客朋友们能给我指点迷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独处的一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