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请客在伊朗
(2009-12-30 14:32:28)
标签:
伊朗故事自己的生活做客请客杂谈 |
分类: 关于伊朗 |
这篇文章曾在1996年6月28日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 今天看来仍然适用于现今的伊朗,可见十多年来这里并没有什么改变,稍有变化的地方我会在括弧里说明.
我第一次到伊朗人家做客得到的印象是:质量一般,服务一流.
伊朗在吃的方面有许多禁忌,市场上也没有卖螃蟹,鱿鱼,带鱼,肉蛙,黄鳝等国内常见的东西( 现在在一家专门供应外国人的小市场里偶尔有鱿鱼和带鱼),因为没有人敢吃这些东西.所以到伊朗人家做客,我从不报能吃到山珍海味的奢望,最享受的,是他们待客的热情和周到.
我们那天的客人共有10位,主人一家才4口,一对夫妻和两个女儿,大的不过12岁,小的7岁. 这么多客人怎么招待的了? 我真为女主人捏把汗,可老公说在伊朗一次请10位客人不算多,请二,三十位也属正常.
我特别喜欢伊朗人待客用的那一套套器皿,或是水晶的,或是镀金镀银的,或是细瓷的,精美华丽,家家必备. 客来先上茶,伊朗人爱喝红茶, 要加糖加奶,还要配上制作精美的小点心,所以送茶的同时,还给每人送上一个小碟子,女主人和她的大女儿分别端着装满点心的大盘子和糖罐, 小奶壶在屋里转一圈,每个人都让到,客人一般只取一两块小点心.茶后坐一会儿便请客人入座吃饭.我第一次当伊朗人家的客人,见桌上摆的玲琅满目, 以为主人做了许多菜,定睛一看,原来只有两个菜,一个是煎鱼,一个是烤鸡,为方便客人取菜, 分盛在几个小盘子里,其他的盘里盛的是色拉,色拉酱,各种泡菜,当然还有米饭.我后来才知道伊朗人请客,一般只做一个或两个菜,视主客关系而定,若是多于两个菜,那说明客人是相当尊贵的了.
吃过饭,主人又端上茶来,又端着点心盘让一圈. 茶毕,女主人和大女儿收去茶具,端上水果盘,先在每人面前放下一个小果盘,一把水果刀,一把小叉,然后端着果盘一一让来. 伊朗盛产各种水果,且价廉物美( 现在通货膨胀,水果一般得十几块一斤了),家家户户的冰箱里都有两三种水果,待客就更丰富,一般不少于四五种,客人每种水果各取一个,边聊天边削皮切块,再用小叉叉着吃,手法干净利索.
水果之后,女主人收去果盘,又端上干果,有开心果,杏仁,瓜子,葡萄干和无花果干等(现在东西贵了,这一道很多家庭就免了,只在新年期间提供).再给每人一个小果盘和一个小果碟,用来盛干果和果壳, 然后又捧着盛干果的大盘子让一圈.
最后又是一道茶, 整个做客的那几个小时里,女主人和她的大女儿不断穿梭于厨房和客厅,端进端出,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候,弄得我也有些坐立不安.
在伊朗待久了,对他们待客的方式也习惯了,自己请客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那一套.我们就两口子( 现在已三人),人手少,加上我家餐桌只能坐六人,所以我们请客从不超过四人(现在我长本事了,也能请上十多人,用自助餐的形式)。有一次请伊朗人,尽管老公一再说两个菜够了,但我特想向伊朗人介绍一下中国人吃的文化,两个菜不足以体现中国菜的特色。我特地到德黑兰一家专卖外国食品的市场买了鱿鱼,带鱼,豆腐和虾,看着菜谱,做了青椒鱿鱼,红烧带鱼,家常豆腐,茄汁虾仁,葱爆羊肉和五香牛肉六个菜,结果前三个菜除了我自己解馋外,客人们只是礼貌地尝了尝,更可气的是他们硬把带鱼说成是蛇,把鱿鱼叫做八只脚,我也不知道鱿鱼到底有几只脚,再争论中以一比五败下阵来。从此我接受教训,请伊朗人吃饭不用别出心裁,他们做菜用什么原料,我也用什么,不过是鸡,鱼或牛羊肉,但烹调方式是中式的,有时也搞中伊结合,而且我真的就做两个菜,客人们倒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慢慢地我的烹调手艺也越来越退化,脑子里记着的菜谱越来越少,最近请了几位中国朋友来吃饭,我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凑了六个菜,临了他们的评价是:质量一般,服务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