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谈“金陵十二钗”

标签:
金陵十二钗裙钗金钗曹雪芹杂谈 |
但事情的麻烦还不止此。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著书时,称北京以西的房山县地方题为“金陵”,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宋代年间,北方的“敌国”金朝,他们的帝王就葬在房山,所以顾炎武笔下的“金陵”与江南的金陵又皆为两回事了。而房山者,那儿就有李煦家(《红楼梦》中的史侯家,也就是湘云家)的祖坟,规模很大。在那儿看坟的就是他们本家人,有一个人数不少的氏族后裔。还有东北的沈阳,又有明末的“金国”,即努尔哈赤的祖上坟墓在那里,正名叫福陵,历史学家也把福陵称为金陵。由是而言,似乎金陵十二钗者不全指江苏一地之人,可以包括今天河北的房山和今天辽宁的沈阳,这和历史现实中的曹、李两家的祖上都是呼吸相关的古老地点。若能想到这些,那你对金陵十二钗的这个概念也许就会与以往的理解不尽相同了吧?
再后,我才可以对“十二”这个数字进行一番考究。人们的常识认为中华文化中的“十二”,就是由于地球绕太阳的一周为十二个月,这本来不无道理,但人世间的“十二”这个数字很不寻常,似乎又不全是与地球绕日有什么关联。例如,人的生理构造上就有不止一个十二之数:肋骨是十二条,经络也是十二条。请问:这能说也和地球绕日相关联吗?其他的十二那就太多了,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我认为十二这个数字之本源是和伏羲画卦密不可分的,因为,八卦是每卦由三爻组成,八卦共计二十四爻;而当你稍加分析时便会发现:这三乘八的二十四爻恰好就是阳爻十二个、阴爻十二个。你看,这是人力能安排得了的吗?这是宇宙天地间本身所具备的一个神奇数字,它既能代表阴阳,也代表多的意念。
诗曰:
谁引造化地天同,个中十二表奇功。
阴阳共计二十四,囊括人间雌与雄。
曹雪芹给《石头记》取了一个新名称,叫做《金陵十二钗》。
“钗”者何也?
自古以来,各种诗词曲赋里都有良例。大致是说美人头上插戴的一种首饰,叫做金钗。这个“钗”字原来是个增加了装饰性的后起字,其本字就是一个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分者是说有情之人被迫离别了,无可奈何之际,把头上的金钗取下来一折两股,各执一份,内中还包含着“万一”的幻想:将来若能会再将两股金钗复合为一……再往上追溯,好像唐明皇与杨贵妃被迫分离时,也是将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更奇的是,这个“钗”,却也在书法上有它的特殊地位,大意是比喻为书法家最美好的笔画,表现的像金钗股被折断了那样的一种棱角分明、力度俱在。然而,钗和簪是可以互用替代的,这在《红楼梦》里就有良证——是在太虚幻境里,十二钗册子判词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句子,这个金簪就是指宝钗了。
但严格说来,我要“挑剔”一下曹雪芹的“毛病”:就是他写的“十二正钗”以“钗”代人为称呼,不是不可以理解,问题是“钗”在古代也叫“笄”。要记住,未成年的闺阁少女是不能称“钗”的。比如说,女子若定为15岁才“留发”,才可以戴上首饰等待出嫁(第二十二回:凤姐听了冷笑道:“……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虽不算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期了……”),这时才能以“钗”字代称,再小年龄的女孩儿绝对不能叫做什么“钗”的。这是一层。
再者,古时对妇女的代称如用两个字应该是“裙钗”。“裙钗”是正式成年了,要改装扮成为正式的女装了——头上戴簪,腿下着裙;只能是这样服饰整齐才能出到屋门外去见长辈或客人。这种礼仪是不能含糊错乱的。而曹雪芹定下的书名《金陵十二钗》,是为了汉字五言成句,完全是考虑音律格调的问题,所以把“裙”字省掉了。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再看看“作者自云”,其中就有这样的话:“……何我堂堂须眉,曾不若彼裙钗哉!”这里“裙”字,就没有被疏忽省略了。
这里既然说到“裙”,就要对它说上几句:“裙”是指妇女的下衣,古代人的腿部尽管已有裤子,还有裹腿捆扎好,但着这种露着两条腿的服装只能在室内或操持家务时,自己的家人能看到这样的“两截装”;然而若一出房门,那必须是在上衣之下、裤子之外、腰间系上长裙,连腿带足都是不能外露的。所以,你看在《红楼梦》里,裙子的踪影也可见到。姑且举例:一是:贾芸进入怡红院时,袭人亲自给他奉茶来,这是上等的礼数款待。贾芸不敢正眼看她,只能够望见穿的什么衣服、坎肩、裙子。第二例就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那段故事了。大红石榴裙的故事我就不必多费言辞了。
提到“裙钗”,大家可能都还记得古来有一句话,叫做“荆钗布裙”。这个典故是说贫寒的人家,妇女戴不起金钗,穿不起白练裙(丝织的绸类),就用一根荆来卡头发,用一块粗布来遮蔽腿部;是写其贫困的状态。这原无奇特可言,但有趣的是古时读书人却把自己的妻子称为“拙荆”,这可太奇了!把“拙”字省去,他的太太却变成一根草木了!你说这还不是奇事吗?可是,自古相延已久,你若读古代文学书札之类时遇到“拙荆”一词,也不必大惊小怪就是了。
至于《红楼梦》里富贵人家,在曹雪芹书的前半部里,诸位女儿还未成人,所以没有可能多写头上“钗”的形状,唯一的一例就是黛玉入贾府首次看到凤姐迎出来:“……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这个“金凤钗”大致是钗插在头上之后,外端有凤头造型,凤头嘴衔有一串明亮的珍珠。这大概是黛玉眼中见到的最有富贵风流品格的首饰了。
我说了这么多闲文赘语,其实不过是想告诉年轻一代的读者“钗”是怎么回事,什么是《金陵十二钗》;其实不必拘看死了,视其大意也就是了。
有一种意见以为,《红楼梦》所有的女儿都入了“薄命司”,其命运都很不幸。这种不幸有由历史客观造成的,也有个人自己某一面的缺点、差错而招致或增加了不幸命运的程度。所以,你要真正懂得雪芹的文心匠意,其层次之多、意义之富、用心之苦、笔墨之妙,都不可只以小说的态度去简单地看过,你才能逐步地涵咏玩味出这部奇书的深厚而美好的内涵滋味境界来。
诗曰:
都说金陵十二钗,钗为何意问谁来?
今朝敢作登堂讲,赢得方家笑口开。
【苏绣版】——金陵十二钗
http://s13/bmiddle/6320dfeeh8821a43086ec&690
http://s6/bmiddle/6320dfeeh74035d624d45&690
http://s6/bmiddle/6320dfeeh74035d655425&690
http://s15/bmiddle/6320dfeeh74035d66ccae&690
http://s4/bmiddle/6320dfeeh74035d69ec33&690
http://s13/bmiddle/6320dfeeh8821a7b43a0c&690
http://s16/bmiddle/6320dfeeh8821a7d2a80f&690
http://s4/bmiddle/6320dfeeh8821a7f14cb3&690
http://s2/bmiddle/6320dfeeh8821a86b5a81&690
http://s4/bmiddle/6320dfeeh8821a889d1e3&690
http://s10/bmiddle/6320dfeeh8821a8991659&690
http://s10/bmiddle/6320dfeeh8821a8b78d6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