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莱·罗斯与他的《油漆未干的门》
(2014-09-18 14:11:20)
标签:
杂谈 |
辛克莱·罗斯与他的《油漆未干的门》
如果老太太爱丽斯·门罗去年没得诺奖,中国作家们没几个会知道加拿大还有如此顶尖的世界级作家。(大多想到的是加拿大文学皇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辛克莱·罗斯呢?早已去世,盘点一生,出版过三部长篇,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眼里,数量,太少;质地,比如吉勒奖,总督文学奖,书商协会国际图书奖等加拿大好几个重要文学奖,都跟他沾不上边,更不用说诺奖。这个作家连同他的小说,我们很少知道。
辛克莱·罗斯主要写他熟悉的草原生活,描绘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无情的暴风雪以及人与自然的斗争,当然最值得玩味是小说中人性及生存方式差异从而引起的悲剧,如17000字的短篇《油漆未干的门》。
约翰是个草原农场的农夫,是个孝子,娶了一个美丽贤慧的妻子,虽说没孩子,但夫妻恩爱。一个暴风雪的日子,约翰急着想去父亲农庄帮助病了的父亲做些农活,妻子不是不愿意,只是暴风雪实在太大了,她怕约翰送命。约翰凭着强壮的身体执意要去,妻子没法,只是希望无论如何晚上回来。约翰答应了。他知道自己心爱的妻子绝不习惯独自生活,更何况暴风雪之夜。约翰为了让妻子放心,去父亲那里会顺道让他们共同的好友斯蒂文过来陪她,如果回来早的话,可以共同打牌。
约翰冒着暴风雪走了。一栋房,一盏灯,一个火炉。妻子看着窗外,除了一片飞舞肆虐的暴风雪,什么都没有。她试着想去牲口棚替牲口喂料,若不是身上捆着绳子,她已经被暴风雪吞噬。没办法,只能蜗居在家。她盼望着斯蒂文早点过来,可又一想,这样的暴风雪,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过来陪她,更何况斯蒂文也得料理自己的马厩。
这时她突然想起十一月以来,他们买了一桶白漆,一直想油漆那扇斑驳陆离的门,为了找事做,她开始油漆门了。她知道暴风雪的天气里油漆门,那是不会干的,她这样做只是打发时间等着约翰回来,或者说斯蒂文可以可来陪她聊天而已。
晚上到了,没想到单身的斯蒂文真的冒着暴风雪来了。斯蒂文不像约翰不修边幅,他会跳舞(曾经与约翰妻子连续跳了六七个小时,为这事让乡邻议论纷纷),会说笑,长得俊朗,有情趣,还是干农活的好手。他一听约翰家牲口还没喂料,二话不说,冒着风雪去了马厩,花了一个多小时料理完牲口,再次回到约翰家里,陪着约翰妻子说笑。时间过得很快,夜渐渐深了。约翰还没回来。约翰妻子对斯蒂文说,约翰说过会回来,那就一定回来。斯蒂文笑了,这样的暴风雪,约翰想死,那就回来。正如他现在回家,暴风雪必定整死他是一个道理。
斯蒂文与约翰妻子睡在一起。
约翰没有回来。只是事后妻子回想与斯蒂文共入梦乡时,总觉得约翰就在身边,眼前。
天亮了,暴风雪过去了,有人大叫,说是看到约翰,妻子慌忙冲出家门,距家不到一英里自家牧场栅栏边,约翰被活活冻僵。妻子看着约翰,抚摸他的手,眼睛模糊了。这是多么有力而坚韧的手呵。她知道约翰,他说回来,就一定会回来,可是他的命抗不住暴风雪。
好了,辛克莱·罗斯《油漆未干的门》至此基本结束。不过且慢,让我们看看小说结尾最后一行字:“接着,她突然吓得两眼发直,呆住了。原来在他那冻僵的了的灰白的手掌上,还有一片白色的东西依稀可辨,那是一小块油漆。”
小说里的妻子惊呆了。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读这篇小说也惊呆了。那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再读,我还是惊呆了。如今我惊呆不是因为故事发生了什么,而是还有什么没有发生?!这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小说里统统省略。比如,妻子为何要与斯蒂文上床?比如斯蒂文明明与约翰家是朋友加亲人,为何要勾引约翰之妻?再比如,约翰冒着生命危险,半夜回到家里(死前手掌上的白漆可以证明)看见斯蒂文与妻子相拥而睡,为何什么举动都没有,而是再次出走,最终被暴风雪冻死?还有孀居后的妻子怎样面对今后的生活,独自度完自己的人生?再有斯蒂文的今后人生又将如何……
一个短篇让人掩卷而思的太多,就如我上篇博文激赏张定浩的文学观念一样:好小说是什么?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故事,而是还有什么故事没有发生。
20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