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姐游记-欧游照片之九上

标签:
杂谈 |
莱比锡

15世纪(明建文三年-明弘治十二年),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自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览会的大部分设施被毁,商品交流一度停顿。战后在1946年又恢复举办。莱比锡博览会的展室面积共达3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 和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 。
上图为教堂南侧的巴赫塑像。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巴赫富于创造性地广泛吸取了外国音乐成就,
开启了德意志民族音乐的新声,对德国及世界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巴赫的乐曲从整体结构上说严谨而完整,具有宏大的幅度和宽广的气息,具有统一广阔的发展而又内含丰富的对比变化,常令人联想起十七世纪的巴罗克式建筑:体积宏大、结构严密、比例对称而均衡,同时也富于鲜明的对比和潜在的动力,以及华美、壮观的装饰特点。

上图为教堂旁的巴赫博物馆。十七世纪(明万历二十八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的德国屈服在外国的压力和影响之下,经济落后、政治分裂、文化不振, 宫廷操法语,文化受法国影响,学术界用拉丁文,主宰剧院和乐坛的是意大利人。
巴赫的音乐坚持并发扬了质朴、坚实的德意志民族音乐的风格。当德意志民族的语言还未能统一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语言的形成;当第1个使德国文学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德国文学家G.E.莱辛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为德意志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促进德意志1871年(清同治十年)的统一,对形成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上图为捷克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建成于1890年,是一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门前耸立着古代皇帝圣瓦茨拉夫的雕像。捷克国家博物馆位于瓦茨拉夫广场上,由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等组成,
其中的波西米亚水晶的展馆独具魅力。

上图为博物馆的高大穹顶,是用工业革命后的建筑学和建筑材料去追寻古罗马万神殿的传统和文艺复兴的高峰---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风格。我急着看市容,没有进博物馆参观。
莱比锡位于德国东部的莱比锡盆地中央,在魏塞埃尔斯特河与普莱塞河的交汇处,面积297.8平方公里, 人口约60万,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 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市名莱比锡在当地古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处处可见水绿色的菩提树。
莱比锡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409年(明永乐七年)莱比锡大学成立,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1497年(明弘治十年)起莱比锡被允许开展博览会。莱比锡有一个别名——“博览会之母”。莱比锡还是著名的音乐之城,1743年(清乾隆八年)就建立了德国最早的大型音乐厅。

15世纪(明建文三年-明弘治十二年),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自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览会的大部分设施被毁,商品交流一度停顿。战后在1946年又恢复举办。莱比锡博览会的展室面积共达3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 和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 。
1951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我老爸当时任驻德参赞,曾专程来到莱比锡组织筹划参展事宜,为新中国第一次在世界亮相而尽力。
步行虽然不如乘车快捷轻松,但可以观看更多城市的生气勃勃的一面。上图为路过的菜摊。
音乐等等深厚积淀的观感。
教堂创建于13世纪(南宋庆元六年-元大德三年),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改建,二战损毁,战后重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1750年即清康熙二十四年-清乾隆十五年)曾担任这座教堂的唱诗班指挥达27年之久,其遗体也安葬于此。


上图为巴赫塑像近景。巴赫及其音乐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古典乐派大师W.A.莫扎特在其晚期创作中明显地吸取了巴赫复调音乐的精神和手法。L.van贝多芬在音乐的逻辑性上更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巴赫的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如R.舒曼、F.门德尔松、F.F.肖邦等,也从巴赫的音乐中吸取灵感。20世纪各种不同倾向和流派的作曲家,也从巴赫的音乐中获得启迪:如民族乐派的B.巴托克
,新古典主义的I.F.斯特拉文斯基,和新客观派的P.欣德米特等等。 巴赫的巴洛克的音乐形式、手法也是法国“六人团”的A.奥涅格
的楷模。

上图为教堂旁的巴赫博物馆。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1507年(明正德二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512年(明正德七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滕堡大学任神学教授。路德在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10
月31日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滕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用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五旬节主日,马丁·路德曾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讲道。
莱比锡的景点众多,步行一日,所观有限,却也庆幸,难得有缘到此一游。
布拉格
布拉格(英语:Prague;捷克语:Praha)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两岸。布拉格的面积为496平方千米,人口为118.3万。
地形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布拉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捷克王国的政治中心。从13世纪成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我网上预订的旅馆就在博物馆附近,虽然从火车站到旅馆颇费周折,但终于办好入住,开始参观啦。

上图为博物馆的高大穹顶,是用工业革命后的建筑学和建筑材料去追寻古罗马万神殿的传统和文艺复兴的高峰---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风格。我急着看市容,没有进博物馆参观。
布拉格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 建筑的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更具特色。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后一篇:纪念党的生日--回忆老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