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上清宫老子庙的兴废变迁
原载价值中国 文化/社会 > 历史/哲学 2007-3-16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07-3-16/59341.html
“2007‘老子与洛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文、图:
翟智高
洛阳素有“天下之中”,
“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商都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故城(西周成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隋唐东都城(曾作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的都城和北宋的陪都)等五大都城遗址。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何尊铭文,记载:“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宅此中国
”,洛阳叫“中国”:
:
一、老子悟道北邙上清宫
洛阳上清宫是著名的道教胜地,位于洛阳市邙山之巅翠云峰,隋唐洛阳故城中轴线正中的北端,涉足山巅,南望伊洛平原,古都尽收眼底,远眺伊阙,状如龙门。《重建上清宫古迹碑记》记曰"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丽,云日宣明"。
下图:洛阳上清宫:
相传春秋时陈国苦县人老聃,在东周任柱下史(又称征藏史)时,曾在此处栖息悟道。《水经注,渭水注》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其中载:"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乡党,及土恒,日有食之"。
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孔子到周都洛邑(今洛阳)向老子求学问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态,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当年孔子不远千里来洛阳请老子讲解道、德、礼、乐,老子在此谈天说地、纵横古今,使孔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孔子发自内心的评价就是“吾今见老子,其尤龙也”。后来这里传为老子在此处炼丹,后演变成太上老君炼丹处。
按以往的说法,上清宫始建于唐代,初称老君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称玄元皇帝庙。后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再改上清宫。
其实,汉代时邙山之巅翠云峰老子修炼悟道处已是道家圣地。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喜陵江北岸)人帛和(帛护,字仲理),曾慕名到邙山翠云峰老子炼丹处修道。帛和发展了老子学说,在洛阳创立了“帛家道”,后从洛阳流传到南方。帛和最后在翠云峰辞世,其墓在翠云峰东北。墓碑上写着“真人帛君之表”。墓碑立于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