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
(2014-10-29 22:46:0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学设计 |
一、教学理念:
1. 渗透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热情。
2. 教学过程突出探究,且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
3. 渗透科学研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学生情况及学法指导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的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操作试验和趣味故事感兴趣,并对事物的知识有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
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却知之甚少;对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掌握较好,也已了解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般程序,即用控制变量法,但对究竟如何研究以上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却普遍缺乏思考.
对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是个关键,如果方法理解了,则在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实验区研究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就是学生动手、动脑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培养了能力。
结合教材、教学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学习方法有: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本节学习方法指导还要教给学生“三会”:会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会用实验进行探索,会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
四、教材分析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过程与方法)
1.
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
六、重点与难点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七、课前准备:
1.教师方面: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R2=10Ω和R3=15Ω)、开关、导线。
2.学生方面:电流表、电压表、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 R2=10Ω和R3=15Ω)、开关、导线。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
八、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媒体有: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采用电脑多媒体主要展示动画,实验和练习题,采用实物投影仪主要展示实验设计电路及实验数据,这样课堂效率高,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好
十、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提问猜想。
复习提问: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展示动画:《三兄弟的罗嗦事》
电压出现:我能变大;电流:我也能变大
电压:我能变小
电压:你咋老学我
电阻出现:别吵了,其实在电路中,我们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兄弟
猜想: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设疑:同学们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
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二)展开探究,设计实验
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
(设计意图: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⑴R = U / I ,它表示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但导体的电阻是由它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电流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⑵U = I * R,它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数值上等于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乘积,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时,导体中没有电流,但电阻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 .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2.
3.
十一、教学评价
-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形式多样,有分析试验注意事项,试验成功失败之处。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评估,给学生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智及雄辩的口才,发展学生个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 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探究试验,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此次活动中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采用质性评价原则评价学生。
十二、板书设计:
1.
2.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