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智慧讲堂》连载(20)

2025-11-12 04:33:06

《智慧讲堂》为“中国小品文大王”黄小平的第19部文集,是其小品文“字、词、句、文、讲”五大体系中的讲座传播体系(“讲”),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被称为一本让人越读越聪明的书。

第三讲、人体智慧

作者:黄小平

12、手有两只,以便关键的时候搭一把手

人为什么长着两只手?一只手提不起的重物,可以两只手一起提,便提起来了;一只手做不成的事,另一只手搭一把,便做成了。两只手合作起来强于一只手,这说明一个道理:不要孤立自己,学会与人合作,远远强于你单打独斗。

向别人举一只手,那是赞成别人;向别人举两只手,意义就变了,成了向别人投降。看来,为人处世还得留一手,如果什么都毫无保留地拱手让人,只会让自己输掉人生。

一个人习惯用右手,那么右手会比左手更粗壮有力。相反,一个人习惯用左手,那么左手会比右手更粗壮有力。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多做事不吃亏,不会累死人。有时,吃亏是福,就如一个人习惯用右手,右手看似吃了亏,但右手换来的却是一个更加粗壮有力的自己。

13、脚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彼此向前

人的一只脚在向前走时,是因为有了另一只脚的支撑。人在取得进步的时候,要多想想帮助、鼓励过你的人,在心里多留一分铭记,多存一分感恩。

人在行走时,一只脚行走,怎么也比不上两只脚行走走得快,走得自如;人在立定跳远时,一只脚跳,怎么也比不上两只脚跳而跳得远。人生在世,协作配合,会比单打独斗更有力量。

人用脚行走,可以进,也可以退。为人处世,也要知进退,给别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给自己创造更大的进步空间。

脚直立行走是人区别动物重要的标志,但人直立行走,还有着另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把人的头脑放到高位,说明人的头脑和思想的重要性。

脚在人体的低处,但人要抵达高处,还得从位于低处的脚行走开始。高处,是从低处起步开始慢慢靠近、抵达的。

地硌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地都铲平,但我们可以在脚上穿上一双鞋子,脚再走在地上,就不硌脚了。所以说,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差距的“距”,从字体结构来解释,很有意思:人生“巨”大的差距,来自“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巨大的差距,来自每个人的脚下,来自每个人的行走、每个人的行动。人与人之间的行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人踮起脚尖,会够得更高,但人为了够得更高,不可能一直踮起脚尖,那样会疲累。踮起脚尖,或立或行,都不是常态,很难持久。人追求一种高度和进步时,要想行稳致远,也要保持常态,保持平常心。

14、心脏是人体唯一不会得癌的器官

一位医生告诉我,在人的五脏六腑中,惟一不会得癌症的器官,就是心脏。是呀,听说过肺癌、肝癌、肠癌、胃癌等等,独独没有听说过心脏癌,为什么心脏不会得癌呢?

医生说,那是因为心脏的心肌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再生,所以也就不会长出肿瘤来。

人的心肌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再生,但人心灵的欲望却极易分裂和再生,有了钱,就想“分裂”、“再生”出更多的钱;有了利,就想“分裂”、“再生”出更多的利;有了权,就想“分裂”、“再生”出更多的权,永无休止,永不满足,结果生出各种各样的人生恶性肿瘤,成为不治之症,成为葬送自己人生的头号杀手。

15、心窝这地方,容易引起窝心

心窝,从位置上来看,位于人体胸腹交接的中央,处于中心地带,不可谓不重要,从形状上来看,呈凹陷状,可盛装东西,从字面上来看,指的是心的窝,是安放心的地方。

一个人把心安放好了,也就把重要的东西安放妥了,人也就安妥了、放心了,没有后顾之忧了。

但心窝,反过来说,就是窝心,窝心可不是什么好事。窝心,从字面上解,是把心“窝”起来,即把心约束起来、囚禁起来、控制起来,如此一来,心也就失去了自由,心没了自由,哪有舒适可言?怎么不憋气、郁闷呢?

心窝,从正面说,心要有“窝”来安放,心才安妥;窝心,从反面说,若心过于“窝”居,“窝”居便又成了窝心。所以,于心来说,既要有地安放,又要有足够的地方给心自由,心才舒畅。(摘自黄小平《智慧讲堂》,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