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2025-04-27 19:31:45

过犹不及

文/黄小平

国画大师齐白石对绘画艺术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他指出,绘画中的真正败笔,不在于随心所欲或形似不足,而在于过分刻意追求某一既定形态。

在齐白石看来,当艺术家过分专注于模仿前人,力求每一笔都精准无误,以期达到所谓的“圆满”时,往往适得其反,画出的作品非但未能超越前贤,反而失去了自然与灵动,变得矫揉造作,这才是艺术上的真正败笔。

这一艺术上的真谛,不禁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我的邻居曾拥有一件独特的根雕作品,它保留了树根的原始风貌,形态上依稀可见《西游记》中猪八戒牵马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野趣。一日,一位鉴赏家对这件作品大加赞赏,并愿以高价收购。但在交易即将达成之际,邻居却突发奇想,将根雕送至工匠处进行精细加工,以期使其形态更加逼真。结果,当鉴赏家再次见到这件作品时,却大失所望,认为虽然形态上更加具象,但它的自然韵味与神韵已荡然无存,其价值也随之大打折扣。

从艺术的“过犹不及”,我们不难引申到做人的道理上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追求个人成长与社交成功的过程中,往往因过分刻意而陷入“败笔”的境地。例如,过度的热情可能被误解为虚伪;过度的迎合可能被视作圆滑世故;过度的表现则可能被视为卖弄炫耀。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源,往往在于过于“用心”,过分依赖技巧和手段,而忽视了真诚与自然的重要性。

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为人处世,我们都应铭记“过犹不及”所蕴含的深意,在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在的神韵与真诚。(黄小平小品文)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