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暗中看到光亮
2025-02-03 07:56:10
从黑暗中看到光亮
文/黄小平
一次,我参观一家动物展览馆,见一种鱼外表很特别,它个头不大,十来厘米长,呈灰白色,从头到尾都找不到它的眼睛。它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它的眼睛被上帝挖走了。”解说员风趣地说。据解说员解说,这种鱼生来就没有眼睛,它叫盲鱼。在很久很久以前,盲鱼的祖先误入了暗河,一直找不到出口,后来就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一代代生存下来。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由于盲鱼的眼睛失去了它的功用,开始渐渐退化,最后完全消失,成了现在这种没有眼睛的盲鱼。
盲鱼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好像长着一双眼睛似的,没有眼睛的盲鱼,又是怎样“看见”这个世界的呢?
“上帝挖走了它的一双眼睛,同时又送给了它另一双‘眼睛’。”解说员说,“你们看见了吗?盲鱼嘴边那几根长长的胡须,就是上帝送给它的另一双眼睛。别小看了这几根胡须,盲鱼就是靠它辨别方向、感知距离的,靠它而‘看’到这个世界的。”
解说员的解说,让我明白了,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总会开启一扇窗,让盲鱼在黑暗的世界里找到了另一种光亮。
隔着鱼缸,看着一只只自由自在游动的小盲鱼,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似乎在对我说:黑暗的世界里,有上帝馈赠的光明。
这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小盲鱼,不能用眼睛去看到这个世界,就用触须去感知这个世界。如果你在黑夜里彷徨,看不到亮光,请不要伤心,不要让心在荒野里流浪,在无助里惊慌,黑夜只是黎明的前奏,明早升起的太阳,一定会照亮你的脸庞。
医学研究者发现,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应付心脏所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摘去了左肾,那么他的右肾的生命力在术后往往十分强盛。
于是,医学研究者得出这样一条规律:一个人一旦身体上有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理与心理。
我觉得,这条“弥补规律”不但适用于身体,而且还适用于人生。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力量在给苦难不幸中的人们弥补着什么:它给贫穷者一颗不甘贫穷的心,给卑微者一颗高贵的灵魂,给不幸者一份特别的恩宠,给受挫者一份执著的追求,给失败者一份额外的收获。
无论眼前的生活多么地艰难,多么地不如意,哪怕是像小盲鱼一样看不见一丝亮光,也要坚信:上帝关上一扇门,那是在为你开启一扇窗。所以,那些正在经受黑暗遭受不幸的人们,当你面带微笑看向远方,一定会从黑暗中看到光亮,看到“上帝”为你开启的那扇幸运之窗、希望之窗、光明之窗。(黄小平新浪博客)
从黑暗中看到光亮
从黑暗中看到光亮
文/黄小平
一次,我参观一家动物展览馆,见一种鱼外表很特别,它个头不大,十来厘米长,呈灰白色,从头到尾都找不到它的眼睛。它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它的眼睛被上帝挖走了。”解说员风趣地说。据解说员解说,这种鱼生来就没有眼睛,它叫盲鱼。在很久很久以前,盲鱼的祖先误入了暗河,一直找不到出口,后来就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一代代生存下来。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由于盲鱼的眼睛失去了它的功用,开始渐渐退化,最后完全消失,成了现在这种没有眼睛的盲鱼。
盲鱼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好像长着一双眼睛似的,没有眼睛的盲鱼,又是怎样“看见”这个世界的呢?
“上帝挖走了它的一双眼睛,同时又送给了它另一双‘眼睛’。”解说员说,“你们看见了吗?盲鱼嘴边那几根长长的胡须,就是上帝送给它的另一双眼睛。别小看了这几根胡须,盲鱼就是靠它辨别方向、感知距离的,靠它而‘看’到这个世界的。”
解说员的解说,让我明白了,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总会开启一扇窗,让盲鱼在黑暗的世界里找到了另一种光亮。
隔着鱼缸,看着一只只自由自在游动的小盲鱼,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似乎在对我说:黑暗的世界里,有上帝馈赠的光明。
这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小盲鱼,不能用眼睛去看到这个世界,就用触须去感知这个世界。如果你在黑夜里彷徨,看不到亮光,请不要伤心,不要让心在荒野里流浪,在无助里惊慌,黑夜只是黎明的前奏,明早升起的太阳,一定会照亮你的脸庞。
医学研究者发现,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应付心脏所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摘去了左肾,那么他的右肾的生命力在术后往往十分强盛。
于是,医学研究者得出这样一条规律:一个人一旦身体上有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理与心理。
我觉得,这条“弥补规律”不但适用于身体,而且还适用于人生。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力量在给苦难不幸中的人们弥补着什么:它给贫穷者一颗不甘贫穷的心,给卑微者一颗高贵的灵魂,给不幸者一份特别的恩宠,给受挫者一份执著的追求,给失败者一份额外的收获。
无论眼前的生活多么地艰难,多么地不如意,哪怕是像小盲鱼一样看不见一丝亮光,也要坚信:上帝关上一扇门,那是在为你开启一扇窗。所以,那些正在经受黑暗遭受不幸的人们,当你面带微笑看向远方,一定会从黑暗中看到光亮,看到“上帝”为你开启的那扇幸运之窗、希望之窗、光明之窗。(黄小平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