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之间

2024-12-23 07:41:39

进退之间

/黄小平

一日,朋友给我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题:有一个人从海边的沙滩走过,他的身后为什么没有留下脚印?

我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答案。最后,我只得摇头说答不出来。

“你知道你为什么答不出来吗?”朋友说,“通常,我们总习惯于向前看,向前走,即使撞上了南墙也不知回头,即使走进了死胡同也不肯往回走。有时,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它会让我们拥有更大的周旋空间,更大的成功舞台。电视剧《潜伏》有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退,是为了避开锋芒,避开障碍,解决问题,以便最终抵达目标,赢得胜利。这道题你之所以答不出来,就是因为你的思维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撤退’,结果钻进了死胡同。”

朋友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一个人在海边的沙滩上倒着走,他的身后还会有脚印吗有时候,倒着走、向后退,也是人生以退为进地解决问题、通向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

不由想起五代高僧“布袋和尚”写的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诗中的前两句把农人在田间插秧的情景描述得十分形象生动,而诗中的最后一句“退步原来是向前”,把诗意提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充满着意和哲理插秧,人是向后退的,但每退一步,插秧就向前推进一步,极为形象地演绎了“以退为进”的哲学道理。

退与进,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你以为的退,换个角度去看,可能就是进了。所以,遇事要学会多角度地去看、辩证地去看。

以退为进的现象,不只是插秧,平时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比如跳远运动员,会先向后退两步,以此为助跑,再向前冲刺;再比如有的河道,在某一区段,看似向后回转,是在向后退,但那是为了绕过障碍,拐个弯后,更好地向前伸展。

插秧向后退,那是空间的以退为进,而人际关系以退为进的事例,也不在少数。清朝康熙年间,在安徽桐城,两家人为宅基地问题争执不下,后来,一家主动作出退让,让出三尺,另一家见对方大度,也让出三尺,由此让出了“六尺巷”,让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美谈。

为他人退让,为他人让步,给别人留有余地,其实也是为自己留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黄小平新浪博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适度为好 后一篇:盯准一个目标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