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人生

2024-01-19 14:03:33

漫话人生

文/黄小平

说人生,话人生,人生到底是什么?我想,人生是一朵花、一茎草,是一手牌、一局棋,是一本书、一出戏,是一盏茶、一杯酒,是红尘烟火、人间万象、天地自然。

人生是一朵花。据植物学家介绍,色彩愈浓的花,其花香愈淡;花香愈浓的花,其色彩愈淡。一朵花的色彩,是看得见的、外在的东西;一朵花的香,是看不见的、内在的东西。自然界是讲究平衡的,谁在外在的东西上太执迷、太投入、太做作,谁就必然在内在的东西上太疏忽、太草率、太苍白。其实,一朵花的香,就是一个人内心的修养。

人生是一茎草。草很卑微,就生长在我们的脚下;草很低贱,谁都可以践踏。但卑微低贱的草,生长的到处都是, 看那一往无际的草原,一直连到天,与天等高,让人看到的是它的宏伟和壮阔。每当我看到草,我就在想,草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强大?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有人把脚踩在草上,草立马低下了头,等人把脚一移开,草又很快昂起了头。强大的生命力,就是能屈能伸,生命富有张力、弹性和韧劲。

人生是一手牌。同一手牌,让不同的人打,会打出不同的水平,打出不同的结局。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大差别,几乎是上帝发的“同一手牌”,有的人用这手牌成就了人生一番壮丽的事业,而有的人却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更有的人沉沦堕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生的命运如何,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上帝如何发牌,而在你如何用好上帝发的牌。

人生是一局棋。与朋友下围棋,几轮下来,都是我输。我对朋友说,再下,还是我输,因为我的棋艺不如你。而朋友却说,你的棋艺并不在我之下,你输给我,并不是输在棋艺上。“不输在棋艺上,那又输在什么地方呢?”我问。“输在出错上。”朋友说,“围棋大师吴清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我赢你棋,那是因为在下棋中,我犯的错小一点,或者说,犯的错少一些。”想想,这话也对。人生很多时候,不是输在技艺和能力上,而是输在一颗因麻痹大意而不断犯错的心上。

人生是一本书。出生是它的封面,死亡是它的封底。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也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亡,出生和死亡,都是由上帝安排,而非自己决定。人生这本书,封面和封底,我们都无法改写,由我们自己书写的,是书中的内容。而决定一本书的质量和高下的,不是封面,也不是封底,而是书中的内容。所以,人生这本书到底书写得怎样,是好是坏,是优是劣,是高是下,全在你自己。

人生是一出戏。戏和人生,都是以余味来定输赢的。一出戏没有余味,人们看完了,戏便也“完”了,也便“死”了,不能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任何痕迹,产生任何印象。而一出有余味的戏,演完后,它的韵味,它的“生命”,依然留存在人们的心里,弥久留香。一部戏的余味,决定了一部戏的质量和生命。戏要有余味,人生也要有余味。没有余味的人生,活着也就没有了盼头、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留恋,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得势时,势不可用尽;得利时,利不可占尽;得福时,福不可享尽,凡事留有余地,留有余味。人生有了余味,才有了念想,才有了希望,才有了人生的意义,也才有了人生绵延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是一盏茶。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喝茶,那是因为茶味苦。但很多大人却喜欢喝茶,这是为什么呢?大人们说,他们喜欢喝茶,那是因为茶香醇。为什么小时候口感是苦的茶,到长大后却变得香醇了呢?也许,从孩子到大人,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是时间的沉淀,让人们的感官发生了变化,从茶开始的苦味变成了后来的香醇。人生亦如喝茶,也会经历一些“苦”,包括痛苦的感觉和苦难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沉淀,谁说当初的这些“苦”,不会成为今后最“香醇”、最宝贵的财富呢?

人生是一杯酒。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平日里,那些喝醉酒的人,大多是那些酒量大会喝酒的人,而那些酒量小或不会喝酒的人,却很少见他们醉过。酒量小或不会喝酒的人,正因为自己酒量小,正因为自己不会喝酒,所以心里才有防范,才有戒备,面对酒,才会保持距离,保持底线,不敢造次。而那些酒量大会喝酒的人,则就不同了,正因为他们酒量大,正因为他们会喝酒,所以才有恃无恐,并在有恃无恐中失去防范、失去戒备、失去底线,如此,就是你酒量再大,又怎么不会醉倒在酒中呢?醉倒的都是会酒的,就如淹死都是会水的道理一样,人们住住不是跌倒在自己的劣势上,而是输在自己的优势上。越锋利的刀,越要有刀鞘来看护;越大的优势,越要我们谨慎地使用。

人生是一间房。一间房,由墙体构成,但供人使用的部分,不是墙体,而是墙体与墙体之间构成的虚空部分。哪一间房,是有形的墙体有用,还是无形的虚空有用呢?一个人,由肉体构成,肉体是有形的,而寄存于肉体内的灵魂,却是虚空的、无形的。哪一个人,是有形的肉体重要,还是无形的灵魂重要呢?

人生是一扇门。有人问大师,为什么通往成功的门、幸福的门、快乐的门都是窄的呢?大师说,因为我们通往这个世界的第一扇门,就是窄的。大师见那人仍一脸不解,便继续解释说:因为产道,就是我们通往这个世界的第一扇门,我们是在产道这道窄门的挤压下,带着痛苦、带着哭声、带着血和泪水来到这个世界的,后来,我们慢慢有了笑容,有了幸福的感觉,有了快乐的体会。所以,成功、幸福和快乐,都是在经历痛苦和血泪后得来的。

人生是一口井。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因其深,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这就好比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一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因其浅,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见底,这就好比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薄,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

人生是一杯水。一杯水被摇浑了,是那杯水本来就是浑的,只不过水的浑浊暂时沉淀到了杯底。一杯水,只要本质是清的,是摇不浑的,摇浑的,都是那些本是浑浊的水。一颗心,就像一只杯子,只不过,杯子盛装的是水,而心盛装的是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只要它本质是“清”的,是好的,不管你怎么去“摇”它,哪怕是用利诱、威逼、恐吓去摇晃它,也无法摇浑它,它保持的仍是它纯净的本色。

人生是一支笔。一支铅笔,笔芯削得太尖,用铅笔时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笔芯弄破纸张,另一种是笔芯自身折断。笔芯弄破纸张,那是铅笔对纸张的伤害;而笔芯自身折断,那是铅笔对自己的伤害。一个尖刻的人,犹如一支笔芯削得太尖的铅笔,在为人处世时,也常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伤害了别人,另一种是伤害了自己。

人生是一幅画。画一幅油画,没有油彩不行。但并不是说,有了油彩,就油彩用得越多越好。如果缺少运用油彩的智慧,不懂得运用油彩的方法和技巧,只知道把油彩堆在纸上,认为堆得越多越好、越厚越好,那么最后“堆”出来的,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堆胡乱的油彩。有的人终生画不出一幅好画,也许缺少的并不是油彩,而是运用油彩的智慧和方法。画不好一幅画,同做不好一件事,皆同此理——有时缺少的不是“油彩”,而是运用“油彩”的智慧和方法。(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