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悟——人的觉悟是从观照自己内心开始的
“悟”的结构是“心”加“吾”,即“吾心”,也就是“我的心”的意思。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觉悟的呢?就是从看到自己的心那刻开始的。
这就是古人常常规劝我们“三省吾身”、“反躬自省”的道理。
恨——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恨”,是指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生恨的人,往往是少了良好的心态,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容不下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心里有爱的人,心理才健康。
懈——解除心理武装,是为“懈”
“懈”,指“解”除了“心”理武装。
心理武装解除了,心也就自然放松了。但人不能太过于放松自己,放松到没有一点压力,否则,就容易滋生松懈和懒散,贪图安逸和享受,结果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没有道理。
忆——回忆第二,朝前第一
“忆”,可解释为回想的意思。从结构来看,“忆”为左右结构,左“心”右“乙”,乙为天干的第二位,与甲相对应,甲为天干的第一位。意思是说,回想、回忆,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而向前看、向前走,才是第一位的、首要的。
恒——心延续不断地专注一件事,是为恒心
“心”“亘”为“恒”,而“亘”有延续不断的意思。心延续不断地专注一件事,是为恒心,人有了恒心,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就是恒心的力量。
惯——习惯成就恒心
“惯”从字义上解,指习以为常、积久成性,比如习惯;从字形上看,为一个竖“心”旁加一个连贯的“贯”字,指连贯的心,即恒心。从字义字形综合来解释,便是:习惯成就恒心。而恒心,成就人生的伟大。
怀——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怀”,即“不”是“心”,但却是“心”生出的一种胸“怀”。“心”很小,但胸怀却可以很大,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悚——恐惧是因为内心紧张
“悚”,“心”被“束”住。心被捆绑,失去自由,心自然紧张,由此产生害怕和恐惧。
而解除害怕和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放松心情,给心灵松绑,还心灵自由。
恍——豁然开朗,那是内心有光
“恍”,内“心”一下子被“光”照亮,比喻豁然开朗,突然醒悟。
人的愚昧和无知,是因为内心缺少光亮。一个内心充满光亮的人,才不会被眼前的黑暗所迷惑,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看见人生的光明。
悸——害怕时间流失,不如好好珍惜时间
“悸”,指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时间像流水,一季季过去、一年年过去,快得让我们“心”悸。
面对时间的流失,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慌。但时间不会因我们的害怕和恐慌而停止流动,所以,害怕无益,恐慌无益,那只会徒增我们的痛苦和烦恼,只有好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让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意义都有价值,才是我们应取的人生态度。
惭——羞愧难当到连斩杀自己的心都有
“惭”,组成惭愧一词,解释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羞愧、不安;从字的结构来看,指羞愧难当到连“斩”杀自己的“心”都有。
一个人有了有缺点或错误,懂得知羞是可取的,但更要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这样内心的羞愧就会少一些,心也就会安妥一些,当然,倘若能做到问心无愧,那是最好不过了。
忏——悔过,就是要常思己过
“忏”,解释为悔过。一个人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何悔过呢?那就是“心”中要有深深的忏悔,仅忏悔一遍两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千”遍万遍地忏悔。
只有常思己过,才能真正地悔过,真正地改正错误。(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摘录二四)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悟——人的觉悟是从观照自己内心开始的
“悟”的结构是“心”加“吾”,即“吾心”,也就是“我的心”的意思。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觉悟的呢?就是从看到自己的心那刻开始的。
这就是古人常常规劝我们“三省吾身”、“反躬自省”的道理。
恨——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恨”,是指少了一点“良”好的“心”态。
生恨的人,往往是少了良好的心态,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容不下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心里有爱的人,心理才健康。
懈——解除心理武装,是为“懈”
“懈”,指“解”除了“心”理武装。
心理武装解除了,心也就自然放松了。但人不能太过于放松自己,放松到没有一点压力,否则,就容易滋生松懈和懒散,贪图安逸和享受,结果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没有道理。
忆——回忆第二,朝前第一
“忆”,可解释为回想的意思。从结构来看,“忆”为左右结构,左“心”右“乙”,乙为天干的第二位,与甲相对应,甲为天干的第一位。意思是说,回想、回忆,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而向前看、向前走,才是第一位的、首要的。
恒——心延续不断地专注一件事,是为恒心
“心”“亘”为“恒”,而“亘”有延续不断的意思。心延续不断地专注一件事,是为恒心,人有了恒心,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就是恒心的力量。
惯——习惯成就恒心
“惯”从字义上解,指习以为常、积久成性,比如习惯;从字形上看,为一个竖“心”旁加一个连贯的“贯”字,指连贯的心,即恒心。从字义字形综合来解释,便是:习惯成就恒心。而恒心,成就人生的伟大。
怀——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怀”,即“不”是“心”,但却是“心”生出的一种胸“怀”。“心”很小,但胸怀却可以很大,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悚——恐惧是因为内心紧张
“悚”,“心”被“束”住。心被捆绑,失去自由,心自然紧张,由此产生害怕和恐惧。
而解除害怕和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放松心情,给心灵松绑,还心灵自由。
恍——豁然开朗,那是内心有光
“恍”,内“心”一下子被“光”照亮,比喻豁然开朗,突然醒悟。
人的愚昧和无知,是因为内心缺少光亮。一个内心充满光亮的人,才不会被眼前的黑暗所迷惑,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看见人生的光明。
悸——害怕时间流失,不如好好珍惜时间
“悸”,指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时间像流水,一季季过去、一年年过去,快得让我们“心”悸。
面对时间的流失,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慌。但时间不会因我们的害怕和恐慌而停止流动,所以,害怕无益,恐慌无益,那只会徒增我们的痛苦和烦恼,只有好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让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意义都有价值,才是我们应取的人生态度。
惭——羞愧难当到连斩杀自己的心都有
“惭”,组成惭愧一词,解释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羞愧、不安;从字的结构来看,指羞愧难当到连“斩”杀自己的“心”都有。
一个人有了有缺点或错误,懂得知羞是可取的,但更要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这样内心的羞愧就会少一些,心也就会安妥一些,当然,倘若能做到问心无愧,那是最好不过了。
忏——悔过,就是要常思己过
“忏”,解释为悔过。一个人有了过失,犯了错误,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何悔过呢?那就是“心”中要有深深的忏悔,仅忏悔一遍两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千”遍万遍地忏悔。
只有常思己过,才能真正地悔过,真正地改正错误。(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