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摘录二二)

2024-01-16 05:12:25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怕——恐惧,是因为内心空虚

“怕”字,由“心”和“白”构成。什么人才会“怕”才会恐惧呢?就是那些内“心”一片空“白”的人,即内心空虚之人。

那么怎样才不会害怕、不会恐惧呢?当一个人懂得不断地用学习、工作、事业、信仰和爱来填充自己的内心,去驱赶内心的空虚,让自己充实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怕、不会恐惧了。

懦——心理需要过多,往往是软弱的表现

“懦”,有软弱的意思。什么人才软弱呢?“懦”字的结构告诉我们,软弱的人,是“心”理“需”要过多的人。

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但需要的养料过多,反而对植物是一种伤害。就如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太多,一旦成了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理需要过多,容易养成依赖心理,减弱了自力能力,最终让自己变得弱不禁风。

悦——心愿满足了,快乐也就来了

“悦”字解释为高兴、愉快的意思。人什么时候才会“悦”,才会高兴、愉快和快乐呢?那就是“心”愿得到了“兑”现、得到了满足的时候。

不断给自己许下小小的心愿吧,并不断地去兑现它,我们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快乐。

从一定程度来说,一个人心中的理想,也是心愿,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心愿罢了,所以,一个追求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是快乐的。

忍——忍是把刀刃搁在心口上

刀“刃”搁在“心”口上,疼不疼?当然疼!不少人就是因为忍不住一时之气,而招来了百日之忧。

韩信因忍住了一时胯下之辱,才有了后来的施展雄才大略;勾践因忍住了卧薪尝胆之苦,才有了后来的越国复国。

如果是为了平息争斗、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反败为胜,那“忍”所承受的痛苦,又有什么不值得呢?

思——心是一片田

“思”,指“心”是一片“田”。

地里的一片田,只有勤于耕耘的人,才能收获庄稼;心里的一片田,只有勒于思考的人,才能收获思想和智慧。

慕——莫把羡慕仅仅停留在心上

“慕”,上为“莫”,下为“心”。意思是说,羡慕别人,“莫”要仅停留在“心”上,更要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 因为仅是在心里羡慕,羡慕就有可能转化为嫉妒,只有当羡慕化为行动的力量,才能因羡慕而超越别人。

慎——付出真心,要慎重

当一个人要付出“真”“心”的时候,千万得“慎”重。

毕竟,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去付出真心,不是你每一次付出真心都能保证不落入陷阱和圈套。

忡——所有的忧虑不安都来自心中

“忡”,忧虑不安的意思。人生的忧虑不安从哪里而来呢?“忡”字从字体结构中作出了解释:从“心”“中”而来。

人生的忧虑不安,皆由心起。我们要学会打开心扉,让阳光照进来,让春风吹进来,让心中快乐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欢笑的花朵。

惆——心里越想事事周全,也就越失意

“惆”,失意的意思,即一个人“心”里越想事事“周”全,也就越失意。

苏东坡早在词中写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都不可能事事如意。

生活中,待人接物,不可过于苛求完美,要有一颗包容不完美的心,否则,只能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憨——有勇无谋是为“憨”

“憨”,“心”里装着一个“敢”字,一副无畏无惧的样子。

但做事光有胆量,没有谋略,不三思而后行,只会做出一些傻事来。有勇无谋是为“憨”。

息——一个人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也就平静了

“息”,指“心”里有“自”己,即一个人回归到自己内心的时候,也就平息平静下来了。

平时,一些人浮躁不安,平静不下来,就是因为心里失去了自己,迷失了自我。

怦——心跳得厉害了,才想到平息心态

“怦”,指一个人心急、心跳得厉害时,才想到把“心”“平”息下来。很多人就是这样,等事情发生了,才想到去补救,比如生病了才想到投医,“亡羊”了才想到“补牢”,失败了才想到奋起。

人为什么不可以下好先手棋、做好先手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恙——软弱是一种病

“恙”,指“心”里住着一只“羊”。羊虽然长着两只角,却是软弱的象征,是狼蹂躏和践踏的对象。

心里住着一只羊的人,有着“羊”的心理,常常表现出一副软弱可欺的样子。

“恙”,有病的意思。病,不只是来自肌体,还来自心理,软弱就是一种心理的疾病。

悟——开悟,就是心中看到了自己

什么是“悟”,就是“心”中见“吾”,即心中看到了自己,

平时,我们的心装的是利益、是非和别人,唯独没有装下自己,自己成了那个最陌生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大小、高矮和斤两,于是常常做出一些不知天高地厚令人贻笑大方的事来。

静下心来,观照自己、审视自己、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了,你也就开悟了、明白了。

忝——内心有愧,那是对不起天

“忝”,有愧于的意思。为何有愧呢?“忝”字,上“天”下“心”,像是一个人捧着自己的“心”向上“天”忏悔。 原来,内心有愧,那是对不起天,做了有悖天理的事。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一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只有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对得起人,才能问心无愧,才能半夜敲门也不惊。(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有与无 后一篇:时间就是运动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