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拙——出手干活,就免不了别人说笨
只要你“出”“手”干活,就免不了别人说你“拙”、说你笨,就免不了别人对你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如何避免呢?就是不做事,不出手干活。不做事,你也就一事无成。
但丁《神曲》中有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做自己的事,让别人说笨吧,只要笨鸟先飞就行。
挽——心“挽”在一起,力量最大
“挽”是提“手”旁加一个免用的“免”字,即免用手、不用手的意思。“挽”不用手挽,难道还能用别的什么挽吗?
我们看过抗洪抢险的场面,人们一个个跳入水中,手挽着手,看他们脸上无畏坚毅的神色,他们哪是在手挽手,分明是在心挽着心、心连着心啊!所以才有了一道洪水冲不垮的人墙。
心挽心、心连心,凝聚在一起的心,才有最强大的力量。
扶——帮扶你的人,是你周围千千万万的匹夫
“扶”你的,是匹“夫”之“手”。搀扶你的人,帮扶你的人,就是你周围千千万万的匹夫啊!
当别人需要搀扶、需要帮扶时,也别吝啬伸出我们的手,扶人一把。
我想,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徒——两人一起走,就有你的老师
从字形上来看,“徒”是“双人”旁加一个“走”字;从字义上来看,“徒”是指从事学习的人,比如徒弟;从字形和字义综合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两人一起走,就要有做徒弟的心态,就要有拜师学习的心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无须三人,只要有两人在一起行走,就有你的老师。
便——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
“便”,其字义解释为做事顺利,没有困难或障碍,而从字形来看,则可理解为: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
有的人感叹人情冷漠,感叹别人处处设置障碍、处处为难自己,是不是该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冷漠别人在先、是不是处处给别人设置障碍处处为难了别人?
把别人的路堵死了,自己也就无路可走。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这就是“便”所阐释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佐、佑——身在你左右的人,是帮助、庇护你的人
“佐”,指身在你“左”边的“人”,是帮助过你的人;“佑”,指身在你“右”边的“人”,是庇护过你的人。
综合这两字来看,就是身在你左右的人,都是帮助过你、庇护过你的人。所以,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贵人,要有对待贵人的心态对待你身边的人。
位——自立的人,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
什么人受人尊重,什么人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地位的“位”字,就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自“立”起来,才能在别人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位”。
由此看来,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给的,是你的自立自强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了地位。
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耳朵有着密切关联
“联”,本义为连结,可引申为联系、沟通、交流,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都与“耳”朵有着密切“关”联,比如,你用口讲,我用耳听;假如我是侧耳倾听,那更能增强彼此之间情感的联系,缩短沟通和交流的距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手机等现代化通联工具,也都与耳朵接听有着密切的关系,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闻——你在门外说话,门里有耳朵听得见
“闻”,指你在门外说话,“门”里有“耳”朵听得见,这叫隔墙有耳。
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邪——咬耳朵说人坏话,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牙”齿咬住“耳”朵,为“邪”。咬耳朵说话,不敢大声说,偷偷地说,说明一定是在说人坏话。
咬耳朵说人坏话,是不正派的行为,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债——欠债要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欠了“债”,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而时下有的人,欠了债,老赖着不还,成了“老赖”。这些人因不承担做人的责任,失信于人,也就做不起人,而被人轻蔑地称为“老赖”。
借——没有什么比借钱让人更快地失去朋友
是不是古人早有先见之明?一个人一旦开口向朋友“借”钱,就有可能成为“昔”日之“人”,从此与朋友形同陌路,甚至为仇人。
时下,有多少人因向朋友借钱不还,昔日的情分从此一刀两断。
有人调侃:没有什么比借钱让人更快地失去朋友。(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摘录十一)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拙——出手干活,就免不了别人说笨
只要你“出”“手”干活,就免不了别人说你“拙”、说你笨,就免不了别人对你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如何避免呢?就是不做事,不出手干活。不做事,你也就一事无成。
但丁《神曲》中有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做自己的事,让别人说笨吧,只要笨鸟先飞就行。
挽——心“挽”在一起,力量最大
“挽”是提“手”旁加一个免用的“免”字,即免用手、不用手的意思。“挽”不用手挽,难道还能用别的什么挽吗?
我们看过抗洪抢险的场面,人们一个个跳入水中,手挽着手,看他们脸上无畏坚毅的神色,他们哪是在手挽手,分明是在心挽着心、心连着心啊!所以才有了一道洪水冲不垮的人墙。
心挽心、心连心,凝聚在一起的心,才有最强大的力量。
扶——帮扶你的人,是你周围千千万万的匹夫
“扶”你的,是匹“夫”之“手”。搀扶你的人,帮扶你的人,就是你周围千千万万的匹夫啊!
当别人需要搀扶、需要帮扶时,也别吝啬伸出我们的手,扶人一把。
我想,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徒——两人一起走,就有你的老师
从字形上来看,“徒”是“双人”旁加一个“走”字;从字义上来看,“徒”是指从事学习的人,比如徒弟;从字形和字义综合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两人一起走,就要有做徒弟的心态,就要有拜师学习的心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无须三人,只要有两人在一起行走,就有你的老师。
便——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
“便”,其字义解释为做事顺利,没有困难或障碍,而从字形来看,则可理解为: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
有的人感叹人情冷漠,感叹别人处处设置障碍、处处为难自己,是不是该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冷漠别人在先、是不是处处给别人设置障碍处处为难了别人?
把别人的路堵死了,自己也就无路可走。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这就是“便”所阐释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佐、佑——身在你左右的人,是帮助、庇护你的人
“佐”,指身在你“左”边的“人”,是帮助过你的人;“佑”,指身在你“右”边的“人”,是庇护过你的人。
综合这两字来看,就是身在你左右的人,都是帮助过你、庇护过你的人。所以,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贵人,要有对待贵人的心态对待你身边的人。
位——自立的人,才能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
什么人受人尊重,什么人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地位的“位”字,就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自“立”起来,才能在别人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位”。
由此看来,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给的,是你的自立自强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了地位。
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耳朵有着密切关联
“联”,本义为连结,可引申为联系、沟通、交流,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都与“耳”朵有着密切“关”联,比如,你用口讲,我用耳听;假如我是侧耳倾听,那更能增强彼此之间情感的联系,缩短沟通和交流的距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手机等现代化通联工具,也都与耳朵接听有着密切的关系,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闻——你在门外说话,门里有耳朵听得见
“闻”,指你在门外说话,“门”里有“耳”朵听得见,这叫隔墙有耳。
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邪——咬耳朵说人坏话,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牙”齿咬住“耳”朵,为“邪”。咬耳朵说话,不敢大声说,偷偷地说,说明一定是在说人坏话。
咬耳朵说人坏话,是不正派的行为,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债——欠债要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欠了“债”,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而时下有的人,欠了债,老赖着不还,成了“老赖”。这些人因不承担做人的责任,失信于人,也就做不起人,而被人轻蔑地称为“老赖”。
借——没有什么比借钱让人更快地失去朋友
是不是古人早有先见之明?一个人一旦开口向朋友“借”钱,就有可能成为“昔”日之“人”,从此与朋友形同陌路,甚至为仇人。
时下,有多少人因向朋友借钱不还,昔日的情分从此一刀两断。
有人调侃:没有什么比借钱让人更快地失去朋友。(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