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否——真正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
其实,真正否定你的人、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而是暗藏在心里,背地里给你设圈套、布陷阱,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种背地里用见不得光的手段害人的人,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人们常常称其为“小人”,为人所不耻。
识——只从言语上去认识一个人,是片面的
“识”,认得的意思,比如认识。而认“识”一个人,“只”从“言”语中去认识,那是片面的。
识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如果说出去的话,得不到落实,说的再好,也是空话,也等于零。空谈误国,空谈也会误人。
让——谦让,首先表现在言语上
可以这样理解,“让”,要以“言”语为“上”。也就是说,对别人的礼让和谦让,首先要表现在言语上。人世间的很多矛盾、纷争和摩擦,往往是言语不和产生的。
有话好好说,不好好说,恶语可以伤人,可以杀人不见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讽——把别人讥讽的言词,当成耳旁风吧
那些讥“讽”你的“言”词,就当成耳旁“风”一样,一吹而过吧。
别人讥讽你,你不放在心上,那些讥讽你的人,也就索然无味了。
诡——危言是一种欺诈
“危”“言”为“诡”。“诡”有欺诈的意思。危言怎么是一种欺诈呢?
成语危言耸听,是指故意用吓人的言词,使人听了吃惊、害怕,而自己从中幸灾乐祸,捞取好处,这不是一种欺诈吗?
训——有的人教训别人就滔滔不绝
有的人教“训”别人,“言”语就像川流不息滔滔不绝。
有些人的嘴,似乎生来就是专门教训别人的,训起人来,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从不知检讨自己、教训自己。
评——评论别人,出言要公平
出“言”要公“平”,是为“评”。
也就是说,当你评论别人的时候,出言一定要公平,不能有失公允,有失偏颇,恶意去丑化别人,或是曲意去逢迎别人,这都是要不得的。
语——语言要突出个性化,体现“我”的特点
“吾”“言”为“语”,指语言要突出个性化,要体现这就是“我”的语言。
人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见解和情感各不相同,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也各不相同,也各有特点。如果说话言不由衷,或说别人说的话,也就背离了语言的本质和个性化的特征。
聪——聪明的人,总是不忘倾听的人
“耳”朵“总”是不忘倾听的人,是“聪”明的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那些广开言路、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的人,才能明辨是非,做出聪明而正确的决策。反之,那些只听得进个别人意见而听不进大多数人意见的人,容易混淆是非,做出愚蠢而错误的判断。
隘——耳朵只听得进好话的人,其心狭窄
“隘”是“耳”字旁,本意是狭窄的意思,耳朵与狭窄有什么关联呢?但联系“隘”字的左右结构来看,意思就明白了:“耳”朵只听得进对自己有“益”的好话,其心必然狭窄。
好话坏话都听得进的人,其心也就明亮、豁达;而只听得好话听不得别人批评意见的人,其心也就灰暗、狭窄。
隐——你越是急于打探,别人越是隐瞒
“隐”,你“耳”朵越是“急”于打探什么,别人越是隐瞒什么。如此,隐瞒的东西,也就越显得有价值。
而有的人急于打探的,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别人的隐私,为的是嚼人舌根。有这种心理的人,是不健康的,也是不道德的。(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摘录十)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否——真正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
其实,真正否定你的人、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而是暗藏在心里,背地里给你设圈套、布陷阱,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种背地里用见不得光的手段害人的人,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人们常常称其为“小人”,为人所不耻。
识——只从言语上去认识一个人,是片面的
“识”,认得的意思,比如认识。而认“识”一个人,“只”从“言”语中去认识,那是片面的。
识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如果说出去的话,得不到落实,说的再好,也是空话,也等于零。空谈误国,空谈也会误人。
让——谦让,首先表现在言语上
可以这样理解,“让”,要以“言”语为“上”。也就是说,对别人的礼让和谦让,首先要表现在言语上。人世间的很多矛盾、纷争和摩擦,往往是言语不和产生的。
有话好好说,不好好说,恶语可以伤人,可以杀人不见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讽——把别人讥讽的言词,当成耳旁风吧
那些讥“讽”你的“言”词,就当成耳旁“风”一样,一吹而过吧。
别人讥讽你,你不放在心上,那些讥讽你的人,也就索然无味了。
诡——危言是一种欺诈
“危”“言”为“诡”。“诡”有欺诈的意思。危言怎么是一种欺诈呢?
成语危言耸听,是指故意用吓人的言词,使人听了吃惊、害怕,而自己从中幸灾乐祸,捞取好处,这不是一种欺诈吗?
训——有的人教训别人就滔滔不绝
有的人教“训”别人,“言”语就像川流不息滔滔不绝。
有些人的嘴,似乎生来就是专门教训别人的,训起人来,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从不知检讨自己、教训自己。
评——评论别人,出言要公平
出“言”要公“平”,是为“评”。
也就是说,当你评论别人的时候,出言一定要公平,不能有失公允,有失偏颇,恶意去丑化别人,或是曲意去逢迎别人,这都是要不得的。
语——语言要突出个性化,体现“我”的特点
“吾”“言”为“语”,指语言要突出个性化,要体现这就是“我”的语言。
人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见解和情感各不相同,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也各不相同,也各有特点。如果说话言不由衷,或说别人说的话,也就背离了语言的本质和个性化的特征。
聪——聪明的人,总是不忘倾听的人
“耳”朵“总”是不忘倾听的人,是“聪”明的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那些广开言路、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的人,才能明辨是非,做出聪明而正确的决策。反之,那些只听得进个别人意见而听不进大多数人意见的人,容易混淆是非,做出愚蠢而错误的判断。
隘——耳朵只听得进好话的人,其心狭窄
“隘”是“耳”字旁,本意是狭窄的意思,耳朵与狭窄有什么关联呢?但联系“隘”字的左右结构来看,意思就明白了:“耳”朵只听得进对自己有“益”的好话,其心必然狭窄。
好话坏话都听得进的人,其心也就明亮、豁达;而只听得好话听不得别人批评意见的人,其心也就灰暗、狭窄。
隐——你越是急于打探,别人越是隐瞒
“隐”,你“耳”朵越是“急”于打探什么,别人越是隐瞒什么。如此,隐瞒的东西,也就越显得有价值。
而有的人急于打探的,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别人的隐私,为的是嚼人舌根。有这种心理的人,是不健康的,也是不道德的。(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