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出版(序)

2023-12-22 12:35:47

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于2024年1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汉字趣解》一书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70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为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代序

文/纳兰泽芸

文友黄小平作为一名政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他平日的工作氛围是严谨而肃穆的,可是在这严谨而肃穆的氛围之余,他为自己的心灵插上了一双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这双翅膀就是——写作。严格来说,是“小品文写作”。

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本职工作,他每天清晨5点钟准时起床开始创作,写作两小时后离家上班。与小平文友真正见面是在一次杂志社举办的笔会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兄长形象。

后来交往渐深,更是进一步验证了我的印象,真诚、亲切、朴实,话不多,但一句是一句,句句入心。像他的小品文,都是短章,就如《汉字趣解》中的文章一样,却每一句都意味隽永,让人品咂。

每次看小平文友的作品,都让我惊讶于他思想触角的异常敏锐。我曾跟他开玩笑说,当他在“政法战线”上工作的时候,他像一只猛虎,法不容情;而当他在“文字大海”里遨游时,他又多么像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啊。

放翁先生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又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小平文友的每一篇文章,篇篇落到寻常生活实处,一饭一蔬,一衣一缕,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的取材之源。取材不在远,只消在充实的人生之中就够了。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些取材之点太浅白了吧,但是他们或许不知道,能于浅处见材,方是文章高手。材料是否深奥艰深这些是次要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作者的灵魂。

我曾经问过他:“难道这些年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写作瓶颈?从来没有过想放弃的冲动?”

他说:“怎么没有?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加班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早是真想痛痛快快睡个自然醒。可是一想到今天的文章没有完成,就怎么也睡不着了。”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荆棘丛生、虎豹频现、夜色黯淡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如一只柔弱的毛虫,伏于野草之上,一天吃一点草,一天饮一点露,不管身旁花开叶茂、莺歌燕舞,也无惧雷鸣电闪,风雨如晦。哪怕骤雨狂风将它无情打下草叶,再艰难它也一步步爬回去,在它心里最幽微的地方始终亮着一盏灯,那盏灯关乎它的梦想,灯上有两行字:今朝踽踽独行,他日化蝶而舞。

在当今中国,写小品文的作者并不在少数,可是大多数写着写着就销声匿迹了,而小平文友却二十年如一日,仍然在艰辛跋涉。

逐鹿的猎手看不见山的险峻,捕鱼的渔人看不见海的狂暴,追梦的人也不会把追梦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追梦的人大胆地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进,一步步把梦想变成现实,前进过程中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作精彩,若是糟糕,叫作经历。

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在人生征程中,我们要做一株坚韧的松柏,霜剑风刀越凌厉,我们越是焕发茂盛之态。不要做那不堪一击的薄柳,秋风飒飒,立刻坠落生命的枝头。

他深深懂得一句话的含义:“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苦难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们从没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年轻时没有尝过苦水的人,不能成长。”

这么些年,虽然媒体赠予小平文友“中国小品文之王”的美誉,可是他从不喧哗,从不骄矜,从不自满,仍然日复一日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埋头耕耘在小品文这方田地之中。

他是那种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所有,懂得放低姿态、虚怀若谷地对事对人,这就会让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为稳健。

这让我想起秦始皇的那些兵马俑,穿越数千年岁月风沙,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那些“跪射俑”。

因为兵马俑坑道是地下道式的建筑结构,年深日久难免塌陷,那些高大的立式俑就深受其害,断头折臂、倒地摔烂不胜枚举。而跪射俑都是呈低姿态蹲跪状态,稳定性很好,重心稳固,不容易倾倒。

他在默默中修炼,让自己内心趋于丰盛,那些书中文字如月光,在心房洒下一室清辉,慰藉和熨贴着灵魂。在书本之中,且把光阴仔细烹,于静中寻幽,淡中得味,感知生活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那些仿佛长着触角的文字,悄无声息攫住无数读者的心,告诉读者,即使在绝壁之下,也能看到罅隙中的阳光;即使在暗夜之中,也能嗅到蔷薇夜放的幽香。

那么,请你仔细看吧,那蔷薇一侧,就蹲伏着一只猛虎,他正温柔地细嗅着这些蔷薇,正温情地注视着这个他深爱着的世界。(摘自黄小平文集《汉字趣解》,2024年1 月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

(纳兰泽芸:全国知名作家、演说家,现居上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