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小平长篇随笔《汉字趣解》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68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欢迎报刊选摘!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121、俗、仙——人在山谷为“俗”,人在山上为“仙”
“俗”与“仙”,都是“人”字旁,说的都是人,但人,有俗人和仙人之分。
“人”在山“谷”,站得低,也就目光短浅,格局不高,常常是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自然也就成了“俗”人。
“人”在“山”上,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格调高雅,不流于庸俗,与“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成为“仙”人。
人在山谷为“俗”,人在山上为“仙”,说明环境对造就一个人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122、福、祸——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福”与“祸”,是一对反义词,但它们的左半部分是相同的。
一对反义词,怎么会有相同的部分呢?这说明福与祸是可以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如古人所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123、加、另——用力做和用口说孰轻孰重,这很重要
“加”和“另”,都是由“力”和“口”组成,意指用“力”做和用“口”说,但它们摆放的位置不同,其组合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加”,把用“力”做放在用“口”说的前面,突显了用力做的重要性,所以组合效果是叠“加”的。
“另”,把用“口”说放到了首要位置,而用“力”做放到了下位,其组合效果如何,那就“另”说了。
是看重用力做还是用口说,其结果大不相同。
124、手、毛——细微的不同,会造成巨大的差别
“手”字与“毛”字,字体大部分相似,只是其中的竖弯钩,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这细微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别,一个成了粗壮的“手”臂,一个成了细小的“毛”发,真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啊!
125、选——先走一步的人机会多多
什么人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拥有更多的人生机会?是那些“先”“走”一步的人,即走在前面的开拓者。
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起晚了,馅饼也就被先走一步的人给捡走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连鸟儿都懂的道理,何况人呼?
126、步——每天少走一点,最后便会止步不前
“步”,上为“止”,下为“少”,但少了“一点”。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少走一点,今天比昨天少走一点,明天比今天少走一点,一天比一天少走一点,最后的结果,便是止步不前。气可鼓,不可息,一鼓作气,才能勇往直前。
127、拓——开辟道路,不知要推开多少前行中的石头
用“手”推开“石”头,为“拓”,即开辟的意思。
开辟者的路,是不平坦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重重障碍。一路上,他们不知要用手推开多少挡在前行路上的石头啊!
128、人——简单的笔划,不简单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简单。做人也要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就会失去做人的真谛和快乐。
“人”字,一撇一捺,如果没有“一捺”的支撑,“人”字就会因失去平衡而摔倒。人生也需要支撑,如果没有他人的帮衬,自己没有一手安身立命的技能,人生也会因立足不稳而摔倒。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一长一短。人生也有长处和短处,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129、零——看似圈内一片空白,实则充满深意
零,小写为“0”,圈内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是不是这就代表着无?零不就是无吗?但再看,又看出了一些新意:空,才可以填充,填充进新的东西;白,才可以涂上新的色彩,这空不就成了实,这白也不有了色吗?谁说零是无呢?
画一个“0”,从起笔开始,画一圈,落笔又回到了起笔,这不是起笔就是落笔、落笔就是起笔,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吗?
更有意思的是,气温零度时,零度成了水和冰的临界点,水可以结成冰,冰可以化成水,水的结束便是冰的开始,而冰的结束便是水的开始,这结束也是开始,开始也是结束。
由此看来,这看上去空空如也的“0”,其实并不空,里面藏着玄机和深意。
130、重——马行千里,谁不看重呢?
“重”字,由“千”和“里”组合而成,意思是“千”“里”为“重”,对此,如何理解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走千里,是一份重任,需要有足够的担当,一开始就要有重任在肩的清醒认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脚下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至之千里。
行走千里,要消耗多少的体能和体力,所以越走也就越感到身体的重量越重,腿脚就像灌了铅似的,不堪重负。千里之行,也是一路负重前行。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千里之行,一路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自然也就提升了能力和才干。一个人的见识、阅历和眼界,正是人们所看重的;而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会在无形中增重其在人们心里的份量,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有如一匹马,拥有了千里之能,成为了千里马,谁不倚重几分、看重几分呢?(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汉字趣解》连载(13)
题记: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小平长篇随笔《汉字趣解》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68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欢迎报刊选摘!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121、俗、仙——人在山谷为“俗”,人在山上为“仙”
“俗”与“仙”,都是“人”字旁,说的都是人,但人,有俗人和仙人之分。
“人”在山“谷”,站得低,也就目光短浅,格局不高,常常是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自然也就成了“俗”人。
“人”在“山”上,站得高,看得远,心胸开阔,格调高雅,不流于庸俗,与“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成为“仙”人。
人在山谷为“俗”,人在山上为“仙”,说明环境对造就一个人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122、福、祸——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福”与“祸”,是一对反义词,但它们的左半部分是相同的。
一对反义词,怎么会有相同的部分呢?这说明福与祸是可以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如古人所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123、加、另——用力做和用口说孰轻孰重,这很重要
“加”和“另”,都是由“力”和“口”组成,意指用“力”做和用“口”说,但它们摆放的位置不同,其组合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加”,把用“力”做放在用“口”说的前面,突显了用力做的重要性,所以组合效果是叠“加”的。
“另”,把用“口”说放到了首要位置,而用“力”做放到了下位,其组合效果如何,那就“另”说了。
是看重用力做还是用口说,其结果大不相同。
124、手、毛——细微的不同,会造成巨大的差别
“手”字与“毛”字,字体大部分相似,只是其中的竖弯钩,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这细微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别,一个成了粗壮的“手”臂,一个成了细小的“毛”发,真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啊!
125、选——先走一步的人机会多多
什么人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拥有更多的人生机会?是那些“先”“走”一步的人,即走在前面的开拓者。
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起晚了,馅饼也就被先走一步的人给捡走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连鸟儿都懂的道理,何况人呼?
126、步——每天少走一点,最后便会止步不前
“步”,上为“止”,下为“少”,但少了“一点”。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少走一点,今天比昨天少走一点,明天比今天少走一点,一天比一天少走一点,最后的结果,便是止步不前。气可鼓,不可息,一鼓作气,才能勇往直前。
127、拓——开辟道路,不知要推开多少前行中的石头
用“手”推开“石”头,为“拓”,即开辟的意思。
开辟者的路,是不平坦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重重障碍。一路上,他们不知要用手推开多少挡在前行路上的石头啊!
128、人——简单的笔划,不简单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简单。做人也要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就会失去做人的真谛和快乐。
“人”字,一撇一捺,如果没有“一捺”的支撑,“人”字就会因失去平衡而摔倒。人生也需要支撑,如果没有他人的帮衬,自己没有一手安身立命的技能,人生也会因立足不稳而摔倒。
“人”字,一撇一捺,笔画一长一短。人生也有长处和短处,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129、零——看似圈内一片空白,实则充满深意
零,小写为“0”,圈内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是不是这就代表着无?零不就是无吗?但再看,又看出了一些新意:空,才可以填充,填充进新的东西;白,才可以涂上新的色彩,这空不就成了实,这白也不有了色吗?谁说零是无呢?
画一个“0”,从起笔开始,画一圈,落笔又回到了起笔,这不是起笔就是落笔、落笔就是起笔,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吗?
更有意思的是,气温零度时,零度成了水和冰的临界点,水可以结成冰,冰可以化成水,水的结束便是冰的开始,而冰的结束便是水的开始,这结束也是开始,开始也是结束。
由此看来,这看上去空空如也的“0”,其实并不空,里面藏着玄机和深意。
130、重——马行千里,谁不看重呢?
“重”字,由“千”和“里”组合而成,意思是“千”“里”为“重”,对此,如何理解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走千里,是一份重任,需要有足够的担当,一开始就要有重任在肩的清醒认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脚下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至之千里。
行走千里,要消耗多少的体能和体力,所以越走也就越感到身体的重量越重,腿脚就像灌了铅似的,不堪重负。千里之行,也是一路负重前行。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千里之行,一路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自然也就提升了能力和才干。一个人的见识、阅历和眼界,正是人们所看重的;而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会在无形中增重其在人们心里的份量,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有如一匹马,拥有了千里之能,成为了千里马,谁不倚重几分、看重几分呢?(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