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汉字趣解》连载(12)

2023-12-13 13:19:33

题记: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小平长篇随笔《汉字趣解》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68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欢迎报刊选摘!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111、習——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

“习”的繁体字为“習”,上面两个“习”,即反复学习、不断学习;下面一个“白”,即明白。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明白事理。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强调学习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温故而知新”,可见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

112、迪——人生在行走中不断获得启迪

人生的启“迪”,是“由”在行“走”中不断获得的。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可以帮人们增长见识,启迪智慧。

113、欢——别一次又一次欠下生活的欢乐

生活中,我们一次“又”一次“欠”下的,正是生活的“欢”乐。生活的主题,不是品尝痛苦,而是享受快乐。所以,面对生活,我们应持有一颗乐观的心。

114、努——努力就是竭尽全力

努力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那就是如“努”字所表达的那样:跟“奴”隶一样拼尽全“力”去干活。

努力就是毫无保留竭尽自己所能,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有多少劲使多少劲。

为什么说努力就会有收获呢?因为你竭尽全力了,或者说,你做得比别人更卖力气。

115、龄——一个人的年龄与牙齿有着密切的关系

“龄”,为形声字,从齿,令声。年龄如何有牙齿有关呢?人一生下来,没有牙齿;一岁左右,开始长出牙齿;到六、七岁,又开始落牙;再后来,又重新长牙;当生命进入老年,又开始落牙。一个人牙齿的生长、脱落,与年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我们就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找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116、和——吃饭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

“和”,左边是一个禾苗的“禾”字,代指粮食;右边是一个“口”字,代指吃。因此,一个社会的“和”谐,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

粮食安全,才是最大的安全,它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17、谐——和谐,就是人人都有话语权

和“谐”,是指人人“皆”可发“言”,即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人人都有话语权。

普通百姓的话语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让民众失去话语权,只会让社会失去和谐,发生动荡。

118、座——坐下身子深入广大群众中才有席位

作为公务员,就要“坐”下身子,深入“广”大群众中,促膝谈心、了解民情、访贫问苦、帮危解困,群众才会尊重你,才会为你让出“座”位,而在群众中获得应有的席位。

119、做——做事的成败全是人的缘故

同做一件事情,有人把它做成了,而有人却把它办砸了,这是为什么呢?汉字“做”就对此作了很好的注解:事情做得如何,全是“人”的缘“故”。

当然,人做成事离不开能力,离不开聪明才智,但更离不开的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一个人做事是否认真、是否努力、是否负责、是否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直接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

120、伎——支撑起人生的是能力

人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呢?就躯体而言,是脚和骨胳,就人生而言,又是什么呢?“伎”字是这样为我们作注解的:“人”生的“支”撑,或者说,“支”撑起“人”生的,不是钱财,也不是关系,而是能力。(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