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汉字趣解》连载(4)

2023-12-07 05:02:20

题记: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小平长篇随笔《汉字趣解》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偏旁和意象等方面,对680余个汉字进行趣解,正所谓“古人造字有深意,一笔一划皆人生”。欢迎报刊选摘!

汉字趣解

文/黄小平

31、唱——唱功离不开日日用口练习

深厚的“唱”功,是“日”“日”用“口”练习的结果。

人生的一切成就,皆是一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努力所得。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方能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32、足——知足是从懂得有所止开始

“足”,上“口”下“止”,指“口”吃东西,要懂得有所止,不要一见到美味,就收不住口,大吃不止,这样不仅会败坏味口,而且还有损于身体健康。

口吃东西,要有所止,懂得知足,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

33、哲——越是哲理的语言,越是简单

“口”里说出的话,打去“折”扣后,便成了“哲”理。说明凡哲理的语言都是精炼的,绝不婆婆妈妈、拖泥带水,因为越是接近真理的东西,越是简单。

34、谋——计谋,出自众人之言

“谋”,为“言”加“某”,指“某”人的“言”词,则可称其为计“谋”。某人,不特指是谁,可指众人,即无论是谁说的言词,都有可能是一条好的计策。

要善于听取群众的声音,善于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不然怎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呢?

35、看——眼睛要看得更远,就从眼前的事做起

“看“,把”手“放在”目“上,即在眼睛上方手搭凉棚,目的是为了看得更远。

要想看得更远,其实只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就如在眼睛上方手搭凉棚。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做不成任何事的。

36、促——人只要下足功夫,就能推动事情的发展

“促”,有推动、接近的意思。而从“促”的字形来看,有“人”下“足”功夫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做一件事情,人只要下足功夫,就能推动事情的发展,让事情接近成功。还是那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人的努力不会白费。

37、促——要促成事情的解决,关键落实在行动上

要“促”成事情的解决,“人”要落实在“足”上,即要迈开脚去走、去行动,如果裹足不前,等待观望,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行动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38、优——优秀的人,尤其要有突出的长项

“优”,指“尤”其突出的“人”,也就是出类拔萃的人。

一个优秀的人,总有他尤其突出的长项,远远胜过别人。但优秀的人也要注意综合发展,不能有明显的短项,因为决定一只木桶高度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所以作为优秀的人,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又要重视补齐自己的短项。

39、休——人与树木,是相互依存的

“人”靠在“木”上,为“休”,意为休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木休戚与共的道理:人与木只有相互依存,人才能得以休养生息。

如果人滥砍滥伐,毁坏树木,破坏自然,人也就别想休养生息了,等来的将是一场劫难。

40、僻——偏僻的地方,更需要人去开辟

“僻”,指偏僻,而偏“僻”的地方,更需要“人”去开“辟”。

那些拓荒人,那些为偏僻的地方奉献青春热血的人,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去讴歌、去赞美。(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微信号:huangxp6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