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小品文(二)

2023-06-17 10:18:59

别等熟到十分才采摘

文/黄小平

有些果子,比如柿子、弥猴桃等,若是等熟到十分才采摘,采摘下来的果子,不易保存,容易腐烂变质,而且不方便运输,经不起磕碰,一磕碰就烂。

所以,像这些果子,只需熟到七分还余三分生的时候,便要采摘下来,让它们脱离技头,然后由它们自己慢慢地成熟。这样采摘下来的果子,不仅在采摘中经得起摔打、在运输中经得起磕碰,而且保存时间长,待自己成熟之后,果肉更香甜、更柔韧,更受人喜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来自“枝头”的养料,比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和他人的帮助,这些都极为重要,但绝不可省略一个环节,那就是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到生活这个大舞台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这样成长起来的人生,才不会弱不禁风、脆弱不堪,才经得起生活的摔打和磕碰,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内心充满甜蜜快乐的人。(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距

文/黄小平

磁石与磁石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这叫“异极相吸,同极相斥”。也就是说,当一块磁石与另一块石发生关系时,相互之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引力的地方,也会有斥力。

“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万物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就如地球和月亮,它们之间相互吸引的引力,保证了月亮围着地球转,不至于弃地球而去,而它们之间相互排斥的斥力,保证了地球和月亮彼此保持距离,形成间距。否则,若地球和月亮之间没有相互排斥的斥力,它们相互吸引的引力就会把它们吸引到一起、粘合到一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不叫连体,而是合葬,是灾难。

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形成了彼此之间既亲近又有间距的一种良好秩序、一种稳定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到不分彼此、亲密无间,也不是什么好事,只有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形成一定的间距、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构建的关系,彼此才舒适、自在、熨帖、长久。(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千里之"重"

文/黄小平

“重”字,由“千”和“里”组合而成,意思是“千”“里”为“重”,对此,如何理解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走千里,是一份重任,需要有足够的担当,一开始就要有重任在肩的清醒认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脚下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至之千里。

行走千里,要消耗多少的体能和体力,所以越走也就越感到身体的重量越重,腿脚就像灌了铅似的,不堪重负。千里之行,也是一路负重前行。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千里之行,一路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自然也就提升了能力和才干。一个人的见识、阅历和眼界,正是人们所看重的;而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会在无形中增重其在人们心里的份量,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有如一匹马,拥有了千里之能,成为了千里马,谁不倚重几分、偏重几分呢?

(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文/黄小平

那时我还生活在农村。他是我的邻居,那天我和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在前,我在后,隔着一段距离。

他在前面走着,突然折了回来,好像是在回避什么似的。当我与他照面时,我问他:“不回家吗?”“回家。”他说。我问:“回家怎么往回走呢?”他指了指旁边的一条岔路,说:“我走那路。”“这不绕路了吗?怎么走远路呢?”我说。于是,他把自己为什么折回来绕路的事说了一遍。

他说,就在刚才,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孩子正在他家的桃树上摘挑子,他怕经过时吓着了孩子,万一有个闪失,从桃树上摔下来,伤了孩子,可不是好事。

他的话,让我对眼前的这位邻居敬重起来。当他走上那条岔路绕路回家时,我不由跟在他的身后,走了那条远路。

一路上,我走在他身边,只觉花香满径。(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留有余地,不是残缺

文/黄小平

与朋友赏月。朋友说,月是好月,就是残缺了一块。

朋友遗憾,今夜月,不是满月,有了残缺,有了缺憾。

我说,那不叫残缺。

与满月比较起来,今夜月不是残缺了一块吗?怎不叫残缺呢?朋友说。

这叫留有余地,是给月亮走向圆满留有伸展、扩充的空间。我说。

留有余地,不就是残缺吗?它们只是说法不同,表达的却是同一个道理。朋友说。

我说,留有余地不是残缺,残缺是“无”,是缺失,是缺少,给人的是遗憾,而留有余地是“有”,可填充,可丰盈,给人的是希望。

同是今夜月,如何去赏,如何去看,透示出的,是一个人或悲观或乐观的心态。(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从沙子到浮尘

文/黄小平

一粒沙子,也就是一粒普通的沙子,一天它对泥土说,它想飞起来。

泥土看了一眼沙子,说,这好办,风一吹,你就飞起来了。沙子说,那是风吹起来的,我要自己飞起来。

泥土再看了一眼沙子,说,那你就自己生出翅膀,有了翅膀你就能飞起来。沙子说,自己生出翅膀太辛苦了,我可不想活得这么辛苦。

泥土没有再去看沙子,淡淡地对沙子说了一声,那你就漫漫地等吧。

也不知等了多少年,在时间的风化和剥蚀中,沙子成了一粒尘埃,终于有一天,它感觉自己慢慢地浮起来了,浮到了空中,它兴奋地冲着泥土喊,你看,我飞起来了,我真的飞起来了,没有翅膀我也飞起来了!

泥土冷冷地对沙子说,你这哪叫飞起来,那是你太轻,轻到空气把你浮起来,现在对你来说,你只是一粒更渺小无比、更被人看轻的浮尘。

有多少人,像一粒粒普通的沙子,一开始他们也有飞翔的梦想,但却又不愿付出努力为自己的梦想生出飞翔的翅膀,结果在时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磨损中,变得更微不足道、更无足轻重,成为漂浮在生活空气里一粒粒让人视而不见的“浮尘”。(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有记忆真好

文/黄小平

时间在流动,岁月在更替。流走了时间,但留住了我们的记忆。

谁说时间无形?记忆,便是时间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印痕。

流动的时间,流走了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转眼就“流”到了老年。时间真是好不经用。

时间的流水,留下了多少尘渣,我们内心不再澄澈,变得浑浊; 我们内心也不再单纯,变得复杂。好想回到那个纯真的童年,童年多像一汪清水,可以照见蓝天照见白云,照见霓虹照见流岚,照见夜晚的月亮和星星。

感谢上天,赐给了我们记忆。那就好好记记我们童年的模样,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孩子,珍藏在我们记忆的一角,然后在我们心灵的原野,跟在那个孩子的身后,撒开脚丫,一路奔跑,跑出一串明亮的笑声,跑出一片纯蓝的天空。

记忆,可以让耄耋老年,回到天真童年。有记忆真好,有多少老年,活得像个孩子。(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新余市原作协副主席,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1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黄小平小品文 后一篇:挑食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