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随感

2023-05-18 11:59:22

写作随感

文/黄小平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进行写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呢?我说,因为很多人不能每天坚持5点起床写作。问我的人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我说,这意味着,我每天坚持5点起床读写作,就能把自己和很多人区别开来。

不仅是写作,有很多事情只要你坚持下去,慢慢地,你就能和别人形成区别。能让你区别于人的,最终是你的坚持。

这个写作习惯,一直坚持了30年。但有一天早上,贪睡,心想:不就是一个早上赖床吗,明天补回来就是了。这一天早上,我没有起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懒觉。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这个想法,又睡了一个懒觉。这一间断就是半个月,半个月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觉悟过来,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咬咬牙,把这个坚持了30年的习惯好不容易“拾”了回来。

人是有惰性的,也是有惯性的,就像一辆车子,启动的时候最耗油,因为启动的时候最费力,但开动之后,就不那么耗油了,因为开动之后车子有了前进的速度,有了前进的惯性,那前进的惯性会带动着车子向前行驶。人也一样,往往是万事开头难,就像一辆刚开始启动的车子,最“费油”、最费力,但开头开好了,事情做起来就顺当了,不是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吗?

事情开头了,就要着“惯性”一鼓作气地做下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中途“熄火”,便会事倍功半,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只有乘胜前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的人看来,作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曾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创作?这一问让想起了在沙堆上玩沙子的孩子,便问,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玩沙子呢?问我的人说,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说,为什么孩子们偏爱玩沙子呢?那是因为沙子可以任意改变它的形状,是沙子的“可塑性”为孩子们的创造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孩子们由此可以按照他们心中的想象,用沙子创造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城堡、不同的山川和河流,是沙子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创造的平台,是创造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这也就是孩子们喜欢玩沙子的原因。最后我说,作也是创造,这就是写作为什么又称创作的原因,一个文字就好像一粒沙子,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哲理。是写作无限的创造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这也是我喜欢作的原因。

如果一个人对作感到索然无味,那就别去作,勉强为之,只能是徒劳无功,因为也是创作也是创造,而创造能给人带来无限的乐趣,失去乐趣的作,不能称其为作。

人们为什么喜欢玩?因为玩能给人带来开心,带来快乐。我觉得,作为一个写手,也要用“玩”的心态去写作。但很多写手,在写作过程中,目的性太强,他们强烈的目的把写作的乐趣吞噬殆尽。写作不是为了做苦行僧,奔着受苦去写作。但太多的写手们却不懂这个理,从一开始写作,去直奔目的去的。有的人写作,是为了扬名。他们把自己关在屋里苦熬,巴巴地想着自己“熬”出一部旷世作,好一炮打响,一夜走红,结果把自己得茶饭不思、骨瘦如柴,不食人间烟火。有的人写作,是为了成“家”。他们连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于是疯狂地去加入各种各样、各个层级的作家协会,以为自己加入了作家协会就是名副其实的作家了。但加入作家协会是要发表作品的,于是有的为了发表作品,不惜花钱去买发表,有的为了出版专著,赔上五、六万元,换上1000本的自销书,销不出去,就一本本白白地送人,以期在别人眼里博得一个有个人专著作家的名。然后,经过苦心经营花钱发表文章、出书,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加入了一个什么作家协会。但作家协会又能给人带来什么呢?有的所谓会员一年到头,甚至参加不了一个作家协会的会,听不到一句问询的话。这样的作家协会,参加也罢。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你可以用自己是某某作家协会会员的名片到处去唬人,以炫耀自己跻身于正规作家的行列,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了。

还有的人写作,纯是为了赚银子。他们写什么所谓的网络小说,一个晚上就空穴来风地虚拟出几万字,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因为时间就是银子,弄得昼夜颠倒、身心疲惫、体衰退,像一台发疯旋转的机器,管它安全不安全、质量不质量,只要能赚钱就行,一部百万字的所谓鸿篇巨作,个把月就大功告成。

写作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写作本身不苦,只是有的人自己把自己弄苦了。还是让写作回归到它的本真上来吧,快乐地去写作,抱着的心态去写作,抛虚荣、贪婪和狂躁,怀一颗清心、蓄一腔静气、把一盏清欢,在写作中愉悦性灵,陶冶情操,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干净,才会充满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反思自己30年的写作之路也常常犯这样的毛病,大部分时间,还是把写作的路走岔了、走偏了,现在是该回到写作的正道上来、回到写作真正的本义上来的时候了。

想起30年前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一开写就拼着命写,每天写上好几篇,然后就是大量地投稿,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着自己的名字和文章见诸报刊。等发表了一些作品,又想着成名成家,一边不断地出版个人作品专集,一出版就是十多集,一边大搞个人作品专题研讨会,请名家名流题词、评论,以期扩大自己的声名和影响。后来一些报刊和网络称自己为“中国小品文大王”,一见这个称谓,好是享用,更是欣欣然、飘飘然,昏头昏脑,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小品文写作真的到了一个顶端水平。

记得读一本科普方面的书时,读到牛顿在科学领域如何评价自己的一句话:我只是一个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初读,认为这只是牛顿的谦词,或者说,只是牛顿的故作谦虚。随着阅历、读书、写作的积累和沉淀,我渐渐认识到,只有知识渊博的人,才会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我们说大海谦卑,不只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到了最低的位置,更是因为它的宽阔,有着宽阔的海岸,有着长长的海岸线。海岸线越长,海的边界也就越长,边界越长,边界外接触到的陌生地带就越大、越广,就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也许这就是大海谦卑的重要原因吧。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也是如此,他的谦卑是基于对自我和外在世界的正确认知,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

再后来,心慢慢地静下来,写作也慢慢地慢下来,一天只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不贪不急,精雕细刻,细斟慢品,在写作中享受写作的过程和快乐。特别是在阅读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和名家经典之后,更有了自知之明,才明白自己小品文的写作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是那么幼稚和肤浅。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当写作只是去写,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也是写作真正的开始。(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