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小品文》(第一卷)作品(12)

2023-02-14 05:52:04

(《黄小平小品文》(第一卷)2023年1月由香江出版社出版,为作者第11本文集)

自由谈

/黄小平   

人建造房子的本意,是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营造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但房子有两个最关键的“零部件”,那就是“门”和“窗”。门是用来干什么的?门是用来出入的,方便于行动的自由;窗是用来做什么的?窗是用来眺望的,有利于心灵的自由。人在建造房子时,人在与这个世界隔离时,也不忘为自己留出两个自由的通道:一个是给自己行动自由的门,一个是给自己心灵自由的窗。看来,自由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

无疑,穿上衣服,有碍于行为的自由。照理,赤条着身子,没有衣服的束缚,会更自由。而恰恰相反,不穿衣服,赤条着身子,会感到更不自由,因为露出了灵魂的羞处,灵魂在无所适从中而无法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来自外在的行为,而是来自内在的心灵。

一片羽毛在风中飘,看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羽毛要飘向哪里呢?羽毛要飘向哪里,连羽毛自己也不知道,只能是风吹它到哪里,它就飘到哪里。羽毛是自由的吗?连自己去哪里、到哪里都不知道,都掌握不了,能说是自由的吗?随波逐流不是自由,随风飘荡也不是自由。自由,是知道自己去哪里。

有过真空体验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不由己,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动。在我们的想象中,在失重的状态下,在没有重力约束的情况下,人应该更自由。但自由,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任何自由,都是在适度约束下的自由。失去约束的自由,即使到真空中去找,也无法找到。

自由,把这个词颠倒一下,便成了“由自”,即由自己支配和决定。自由的程度,取决于自己支配和决定的程度,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能管住自己,即自律。自由,是在自律基础上的自由,失去了自律,也就没有了自由。当自律上升为一种自觉,就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是自律出来的。

自由,是你在用翅膀飞翔,却感觉不到翅膀的存在。快乐就是这样一副翅膀,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会有快乐,当你感觉到你在快乐时,快乐便不存在了。思想也是这样一副翅膀,当你在用思想飞翔时,是感觉不到思想的存在的,而一旦察觉到你在思想时,思想便消失了。快乐和思想,只有在你自由的时候,才会让你拥有。

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不是自由,而是放纵。放纵的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洪水放纵自己,冲毁河道、堤坝,结果是泛滥成灾。康德告诉我们,自由就是在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管住了自己,比如,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饭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当这种管住成为一种自我管理,上升到一种自觉行动,你便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自我放纵,而是自我管理。

作家马德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蚯蚓,大意如下:蚯蚓之所以钻得深,能在泥土中自由出入,是因为卸去了身上所有的手脚,没有了手脚的妨碍。而人的手脚,是给人自由的,一个捆住了手脚的人,也就没有了自由。但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手脚的人,手什么东西都敢拿,脚什么地方都敢去,结果不该拿的东西拿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到头来,这些人因放任手脚的自由而最终失去了人生的自由。这样的人生,也就注定走不长,走不远。一个人,可以从没有手脚的蚯蚓中,学会如何看管好自己的手脚。

麻雀飞得不高,常常在矮墙上、低檐下、树枝间飞来飞去,按说,麻雀是最容易被人捉住的一种鸟,可麻雀却是最自由的一种鸟,它栖落在人前人后,或啄食,或梳理羽毛,自由自在,没有一点惧意。人呢,也不去捉它,也不去侵扰它,任其自由来去。而麻雀的自由,是用生命换来的。如果有人捉住了麻雀,把它关进笼里,麻雀便不吃不喝,直至饿死、渴死。于是,捉过麻雀的人,再也不去捉麻雀了,因为他们知道麻雀是“养”不活的。一小部分麻雀,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了麻雀世世代代的自由,换取了麻雀群体的自由。世上有些东西,是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比如自由,比如尊严。

过去,我一直以为,飞在天空中的鸟是自由的,关在笼中的鸟是没有自由的。直到有一天,一位老者对我说,飞在天空中的鸟,也是在关着的笼子里飞。我对老者的话感到不解,鸟明明是在天空中飞,怎么是在关着的笼子里飞呢?而老者说,鸟在天空中飞,但它能飞出天空吗?不能!它永远只能在天空这只笼子里飞。天空,也是一只笼子,只不过是一只更大的笼子,一只鸟飞不出它边界的笼子。鸟一直在天空的笼子里飞,这是我过去没有想到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

同时,自由也是有约束的自由,就拿地球的远行来说,看似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但地球始终只能在太阳引力的约束下运行,脱离不得,否则,只能成为茫茫宇宙中一颗匆匆而过的流星,同时,地球始终只能在自己运行的轨道里运行,一旦脱离了自己的运行轨道,走向的将是毁灭。

有人说,自由是一种行为,无羁无绊就是自由,也有人说,自由是一种意识,无拘无束就是自由,还有人说,自由是一种环境,鱼只有在水中才有自由,兽只有在陆上才有自由,鸟只有在空中才有自由。其实,自由是一种能力,行为、意识和环境都不是决定自由的主要因素。鱼在水中的自由,是鱼有游弋的能力,兽在陆上的自由,是兽有奔跑的能力,鸟在空中的自由,是鸟有飞翔的能力,反之,鱼在陆上、兽在空中、鸟在水上没有自由,不是因为环境,而是因为鱼没有跑的能力,兽没有飞的能力,鸟没有游的能力。

婴儿没有行走的自由,是因为婴儿腿脚没有行走的能力,婴儿没有说话的自由,是因为婴儿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冲浪运动员能在波谷和浪峰之间自由出入,是因为有驾御浪潮的能力,骑手能骑在马背上自由地驰骋,是因为有驾御马的能力,花样滑冰者能在冰上翩翩起舞,是因为有驾御冰的能力。同一样事情,有的做起来轻松自如,而有的做起来笨手笨脚,皆是因为能力不同所致。一个人能力越大,自由度也就越高,一个人能力越广,自由范围也就越大。摘自香江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的《黄小平小品文》(第一卷)一书)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江西新余人,新余市原作协副主席,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1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