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画不出的画
2022-09-01 04:56:02
没有画不出的画
文黄小平
一个孩子学画画,问老师,风看不见,怎样画风呢?
老师画了水面的涟漪和岸边轻轻拂动的柳枝,说,这就是风。孩子说,这风真柔美。
接着,老师画了连根拔起的大树和一片倒塌的房屋,说,这也是风。孩子说,这风真丑恶。
老师说,一个人的“心”也看不见,但也是可以画出来的。孩子问,怎样画出一个人的“心”呢?
老师说,可以通过画一个人的表情和行为举止,而画出一个人的“心”,画出一个人“心”的美丑、善恶与真假。所以。一个人要时刻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它们时刻在透露着我们内心的美丑、善恶与真假。
孩子从画风、画心,想到了沉默,问,沉默也看不见,如何画出沉默呢?画家略一思考,画了一大片乌云,其间还画了几道撕裂乌云的电光。
孩子说,老师画的不是闪电吗?闪电背后,便是震天的雷声,这怎么画的是沉默呢?”
画家说,看到闪电,天地万物,谁不是屏息静气,静待那一声轰鸣呢?沉默,正是因为有了轰鸣的烘托,才显得更加深沉。
孩子看了看窗外,看到了窗户上的玻璃,觉得玻璃也十分难画,便问,玻璃是透明的,怎样画出玻璃呢?老师画了一扇窗,再在窗上画出了窗格子,然后指着窗格子中间的空白部分说,这就是玻璃。
孩子若有所悟地说,原来,画出玻璃,并不需要直接去画玻璃,只要把玻璃四周的窗格子画好了,玻璃也就画好了。
老师告诉孩子,做一件事,当难得不知如何做起时,就从它四周容易做的事情入手,当把四周容易做的事情做好了,那难做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没有画不出的画,没有做不到的事,再难画的画,再难做的事,都能找到它们相应的画法和做法。(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没有画不出的画
没有画不出的画
文黄小平
一个孩子学画画,问老师,风看不见,怎样画风呢?
老师画了水面的涟漪和岸边轻轻拂动的柳枝,说,这就是风。孩子说,这风真柔美。
接着,老师画了连根拔起的大树和一片倒塌的房屋,说,这也是风。孩子说,这风真丑恶。
老师说,一个人的“心”也看不见,但也是可以画出来的。孩子问,怎样画出一个人的“心”呢?
老师说,可以通过画一个人的表情和行为举止,而画出一个人的“心”,画出一个人“心”的美丑、善恶与真假。所以。一个人要时刻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它们时刻在透露着我们内心的美丑、善恶与真假。
孩子从画风、画心,想到了沉默,问,沉默也看不见,如何画出沉默呢?画家略一思考,画了一大片乌云,其间还画了几道撕裂乌云的电光。
孩子说,老师画的不是闪电吗?闪电背后,便是震天的雷声,这怎么画的是沉默呢?”
画家说,看到闪电,天地万物,谁不是屏息静气,静待那一声轰鸣呢?沉默,正是因为有了轰鸣的烘托,才显得更加深沉。
孩子看了看窗外,看到了窗户上的玻璃,觉得玻璃也十分难画,便问,玻璃是透明的,怎样画出玻璃呢?老师画了一扇窗,再在窗上画出了窗格子,然后指着窗格子中间的空白部分说,这就是玻璃。
孩子若有所悟地说,原来,画出玻璃,并不需要直接去画玻璃,只要把玻璃四周的窗格子画好了,玻璃也就画好了。
老师告诉孩子,做一件事,当难得不知如何做起时,就从它四周容易做的事情入手,当把四周容易做的事情做好了,那难做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没有画不出的画,没有做不到的事,再难画的画,再难做的事,都能找到它们相应的画法和做法。(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