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处中看到长处
文/黄小平
个头矮的人,觉得别人看他时,都是在俯视着看他,容易产生自卑,但换个角度想,那些俯视着看他的人,是他让他们在他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想,自信便上来了。
面对短处和劣势,不要只盯着短处和劣势,而要从短处中看到长处,从劣势中发现优势。个头矮,对于打篮球来说是短处,但对于举重来说又是长处;腿短,对于跳舞来说是劣势,但对于游泳来说又是优势。
扬长避短,是指一个人要发挥长处,避开短处。但这只是一解,还有另一解,那就是一个人要善于从自己的短处中发现和找到其长处,并充分用好它。而我们的短处就在于此,不善于从短处中发挥其长处,认为短处就是一无是处。
大千世界,天地乾坤,并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是一分为二,短处中有长处,长处中有短处。
寸有所长,任何短处中都有其长处。用其所长,固然重要,但用其所短,用好短处中的长处,更需要智慧。
有了短处,并不可怕,它同时也是在绐我们化短为长的机会,正如,正因为笨,我们才会去笨鸟先飞,正因为拙,我们才会去勒能补拙。(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犹如逆水行舟
文/黄小平
江面上,有一条小船,小船上有一个人在奋力划桨,可小船似乎不听使唤,仍在原地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逆水行舟!
想想,人生很多时侯,就像逆水行舟,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下了很多功夫,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可结果总是不如人意,生活仍是没有一点起色,事业仍是没有一点收获,一切都似乎在原地踏步,一切努力都似乎在白费功夫,我们黯然神伤,怅然感到,与其这样,还如"躺平″了事,什么都不干,倒落得个清闲自在。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还是回到江面上的那条小船,小船上的人如果也是这种"躺平″的想法,而放弃划船,结果会怎样呢?那只会被激荡的逆流所裹挟,退无可退,落入险境,甚至陷入绝境。
有时,仰望天空,听着《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会强烈地感到,自己就是那只拼命扑打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高的小小鸟。可你想过没有,这只小小鸟,一旦收起翅膀,不作任何努力,便会坠落而亡啊!
人生犹如逆水行舟,能原地踏步,能维持现状,也是一种进步,也是我们努力和抗争的一种收获。能这样想,我们疲惫的身心,也许能得到些许的宽慰。(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是一支越用越短的铅笔
文/黄小平
一支铅笔,只会越用越短,不会越用越长。一个人的生命,也是一支越用越短的铅笔。
一支铅笔不管它表面多么华丽,而真正有用的部分,是中间的笔芯。一个人内心的灵魂就如一支铅笔的笔芯,内在的心灵永远比外在的衣着和肉体重要。
铅笔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要经受刀削之苦。人也只有不断经受打磨的痛苦,才能得到成长。
铅笔的顶头,有橡皮擦,以便字写错了,把铅笔头反倒过来,用橡皮擦擦掉,改正错误。人有了缺点和不足,也是可以用头脑去反思,去改掉缺点和不足。
铅笔用的时间长了,笔芯会越用越光滑。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也要当心被岁月的流水洗掉了棱角,变得滑头。(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世界为你而存在
文/黄小平
有时,看看天空,看看大地,再看看岁月的长河,会觉得人生很渺小,渺小得如沧海一粟;会感到人生很短促,短促得似草木一秋。于是,一股悲观主义情绪袭上心头,让人感到人生悲凉。
但人活着,不是来悲叹人生的。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在看到人生的渺小和短促的同时,更要看到人生的充实和丰盈,看到世界在为你而存在。
不是吗?这个世界不是在为你而存在吗?那山丘,让你去攀爬;那溪流,让你去涉水;那海洋,让你去远航;那沙漠,让你去植被;那蛮荒,让你去开拓;那星空,让你去仰望;那蓝天,让你去飞翔;那春天,让你去播种;那夏天,让你去奔放;那秋天,让你去收获,那冬天,让你去收藏……还有,太阳,在为你东升西落;月亮,在为你照亮思念;星星,在为你点亮美丽,整个日月星辰,都是你生命中永放光芒的灯盏。
想到这些,想想,世界为你而存在,渺小而短促的人生,不也是富有的、值得的,而又充满了意义吗?(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别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文/黄小平
人的认识,往往存在一种误区: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谈谈月亮。圆和缺,是月亮最常见的两种状态,但无论是圆还是缺,都只是月亮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月亮的一个结果,月亮圆了,很快会缺,月亮缺了,又慢慢转圆,从圆到缺,从缺到圆,不断更替,循环往复。
人生的诸多事情、诸多问题,就像月亮的圆缺一样,也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我们错就错在把过程看成了结果。人生的成败、得失、祸福、悲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相互依存的,是可以转败为胜、失而复得、祸福相依、悲喜交加的,反之亦然。
有了这样的认识,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才不会走极端,才不会喜怒无常,才不会一会儿飘到云端一会儿落到地上、一会儿觉得自己拥有整个世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们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用平静的心态想,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接纳是内心的一种包容
文/黄小平
接纳,是内心的一种包容。接纳别人,是接纳别人的优点,也包容别人的缺点;接纳世界,是接纳世界的美好,也包容世界的不完美,既接纳阳光,也包容阴影,既接纳白昼,也包容黑夜,既接纳明媚的春光,也包容寒冷的冰雪。
接纳,不只是接纳别人,接纳外面的世界,还包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内心的世界。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要学会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极其复杂的,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有甜有苦,有爱有恨,接纳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只是接纳内心的喜、乐、甜、爱,还要包容内心的忧、悲、苦、恨。
接纳,不只是接纳得到,还包括接纳失去,接纳那些流失的时光和失去的美好,做到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接纳,应该有这样的心胸,既接纳世间的一切美好,也包容世间的一切缺憾。(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的“能量守恒”
文/黄小平
物理学中,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即一切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对应人生,“能量守恒”也是适应的。简单地打个比方吧,人吃进食物,食物消化了、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呢?但它并没有消失,它化作了人的体力和能量,化作了人的血肉和骨胳。再比如人学习知识,知识消化在脑子里,它化作了人的思想和智慧、能力和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等人生的格言警句,也都体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人只有在春天付出耕耘的汗水,才会有秋天甘甜的收获;人只有用爱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回之以爱,只有把福报送给别人,才会收获福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今天的成功,是昨天努力奋斗的结果。人生的努力和付出,从来都不会白费,它总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你报答和奖赏。(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你得有把自己的伞
文/黄小平
下雨了,没带雨具,你暂且可以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避雨。与伞比较起来,屋檐大,伞小,屋檐能更好地为你遮风挡雨。但屋檐毕竟是别人家的,是固定的,你无法带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伞,虽然小,但灵巧,方便随身携带,什么时候有雨了,可以随时打开伞为自己遮挡风雨,所以才有人说:别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
人生路上,谁都会遇到风雨等诸如此类的困难,谁也免不了借助别人的屋檐,解一时之难。但这不是你的长久之计,只能是偶尔为之,毕竟,别人的屋檐,无法为你遮挡一生的风雨。
还是有一把自己的伞,方便、实在、保险,遇到风雨和困难,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拿出来、打开来,于风雨中,撑开一方小小的晴空。
别人的屋檐再大,别人给予的帮助再多,也不如有一把自己的伞,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自己帮助自己。(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水前行是因为有了落差
文/黄小平
水前行,是因为有了落差,是落差,给了水前行的力量。
水的落差有多大,水就能前行得有多远,是一路落差,让水一路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在落差中,水绝不停滞,更绝不回头,是落差,给了水一往无前的勇气。
水有落差,人也有落差。人与人之间,是有落差和差距的,但落差和差距,不能成为我们懈怠、气馁、停滞不前的理由和借口。
有了落差和差距,我们应该学学水,在落差和差距中,激起奋进的勇气和力量,用进取、超越和一路向前,去弥补落差,去填平差距,去抵达人生遥远的大海,这才是我们面对落差和差距应有的人生态度。(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文/黄小平
考生做选择题,主要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选择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法是排除法,就是先把错误的选项一个个排除,选择最后那个没有排除的答案,便是正确的答案了。第一种方法是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法,而第二种方法是答案不明确或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快捷,第二种方法费时、费周折,不能急,得慢慢来,待答案渐渐明晰之后才做出选择。
人生也有迷惘的时候,也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做出选择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急躁,不能意气用事,轻易草率地就做出选择,而要像考生用第二种方法做选择题那样,沉着冷静,把前后左右的路,把面对的一个个选择,一一做出分析研判,一一排除那些不适合自己走的路、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以便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生做选择题,是有诀窍的,而要做出人生正确的选择,更需要智慧。(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永远在路上
文/黄小平
为什么说人生永远在路上呢?汉字“途”,为我们作了很形象的阐释。“途”,道路的意思,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有余的“余”组成,这说明一个人无论怎样走,路都是有“余”的,都是有路可走的,都不会走到路的尽头。这不是形象地解释了“人生永远在路上”的道理吗?
人生之路,永无止境。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走得有多远,哪怕是走到了遥远的地平线,前面仍是道路有余,还是在路上,还是在途中。
人生之路,过程比结果重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过程是一根长长的线,结果只是一个短促的点,更多的时间,我们是为了享受行走的过程,享受行走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终极而短暂的结果。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生命有多长,追求就有多长,道路就有多长,人生永远在追求的路上,永远在追求的途中。(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赚,不只是赚取钱财
文/黄小平
“赚”这个字很有玩味,其结构是左“贝”右“兼”,“贝”指钱财,“兼”可解释为兼顾、兼有,从左右结构来分析,赚,在赚取钱财外,还得兼顾其他。兼顾其他什么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赚,在赚取钱财的同时,还得兼顾道义。否则,不走正道,靠歪门邪道、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地去赚取钱财,那是不义之财,为人所不耻。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赚,如果只赚取钱财而不兼顾道义,那就只剩下“贝”了,而非“赚”了。失去道义得来的钱财,皆如浮云,到头来只会烟消云散,落得一场空,甚至落得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不义之财,于你于我于我们每个人,又有何益处又有何意义呢?(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出版文集10部,发表、转载文章7000多篇次,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作者微信号:huangxp65
黄小平小品文一束
从短处中看到长处
文/黄小平
个头矮的人,觉得别人看他时,都是在俯视着看他,容易产生自卑,但换个角度想,那些俯视着看他的人,是他让他们在他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想,自信便上来了。
面对短处和劣势,不要只盯着短处和劣势,而要从短处中看到长处,从劣势中发现优势。个头矮,对于打篮球来说是短处,但对于举重来说又是长处;腿短,对于跳舞来说是劣势,但对于游泳来说又是优势。
扬长避短,是指一个人要发挥长处,避开短处。但这只是一解,还有另一解,那就是一个人要善于从自己的短处中发现和找到其长处,并充分用好它。而我们的短处就在于此,不善于从短处中发挥其长处,认为短处就是一无是处。
大千世界,天地乾坤,并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是一分为二,短处中有长处,长处中有短处。
寸有所长,任何短处中都有其长处。用其所长,固然重要,但用其所短,用好短处中的长处,更需要智慧。
有了短处,并不可怕,它同时也是在绐我们化短为长的机会,正如,正因为笨,我们才会去笨鸟先飞,正因为拙,我们才会去勒能补拙。(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犹如逆水行舟
文/黄小平
江面上,有一条小船,小船上有一个人在奋力划桨,可小船似乎不听使唤,仍在原地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逆水行舟!
想想,人生很多时侯,就像逆水行舟,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下了很多功夫,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可结果总是不如人意,生活仍是没有一点起色,事业仍是没有一点收获,一切都似乎在原地踏步,一切努力都似乎在白费功夫,我们黯然神伤,怅然感到,与其这样,还如"躺平″了事,什么都不干,倒落得个清闲自在。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还是回到江面上的那条小船,小船上的人如果也是这种"躺平″的想法,而放弃划船,结果会怎样呢?那只会被激荡的逆流所裹挟,退无可退,落入险境,甚至陷入绝境。
有时,仰望天空,听着《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会强烈地感到,自己就是那只拼命扑打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高的小小鸟。可你想过没有,这只小小鸟,一旦收起翅膀,不作任何努力,便会坠落而亡啊!
人生犹如逆水行舟,能原地踏步,能维持现状,也是一种进步,也是我们努力和抗争的一种收获。能这样想,我们疲惫的身心,也许能得到些许的宽慰。(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是一支越用越短的铅笔
文/黄小平
一支铅笔,只会越用越短,不会越用越长。一个人的生命,也是一支越用越短的铅笔。
一支铅笔不管它表面多么华丽,而真正有用的部分,是中间的笔芯。一个人内心的灵魂就如一支铅笔的笔芯,内在的心灵永远比外在的衣着和肉体重要。
铅笔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要经受刀削之苦。人也只有不断经受打磨的痛苦,才能得到成长。
铅笔的顶头,有橡皮擦,以便字写错了,把铅笔头反倒过来,用橡皮擦擦掉,改正错误。人有了缺点和不足,也是可以用头脑去反思,去改掉缺点和不足。
铅笔用的时间长了,笔芯会越用越光滑。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也要当心被岁月的流水洗掉了棱角,变得滑头。(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世界为你而存在
文/黄小平
有时,看看天空,看看大地,再看看岁月的长河,会觉得人生很渺小,渺小得如沧海一粟;会感到人生很短促,短促得似草木一秋。于是,一股悲观主义情绪袭上心头,让人感到人生悲凉。
但人活着,不是来悲叹人生的。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在看到人生的渺小和短促的同时,更要看到人生的充实和丰盈,看到世界在为你而存在。
不是吗?这个世界不是在为你而存在吗?那山丘,让你去攀爬;那溪流,让你去涉水;那海洋,让你去远航;那沙漠,让你去植被;那蛮荒,让你去开拓;那星空,让你去仰望;那蓝天,让你去飞翔;那春天,让你去播种;那夏天,让你去奔放;那秋天,让你去收获,那冬天,让你去收藏……还有,太阳,在为你东升西落;月亮,在为你照亮思念;星星,在为你点亮美丽,整个日月星辰,都是你生命中永放光芒的灯盏。
想到这些,想想,世界为你而存在,渺小而短促的人生,不也是富有的、值得的,而又充满了意义吗?(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别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文/黄小平
人的认识,往往存在一种误区: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谈谈月亮。圆和缺,是月亮最常见的两种状态,但无论是圆还是缺,都只是月亮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月亮的一个结果,月亮圆了,很快会缺,月亮缺了,又慢慢转圆,从圆到缺,从缺到圆,不断更替,循环往复。
人生的诸多事情、诸多问题,就像月亮的圆缺一样,也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我们错就错在把过程看成了结果。人生的成败、得失、祸福、悲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相互依存的,是可以转败为胜、失而复得、祸福相依、悲喜交加的,反之亦然。
有了这样的认识,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才不会走极端,才不会喜怒无常,才不会一会儿飘到云端一会儿落到地上、一会儿觉得自己拥有整个世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们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用平静的心态想,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接纳是内心的一种包容
文/黄小平
接纳,是内心的一种包容。接纳别人,是接纳别人的优点,也包容别人的缺点;接纳世界,是接纳世界的美好,也包容世界的不完美,既接纳阳光,也包容阴影,既接纳白昼,也包容黑夜,既接纳明媚的春光,也包容寒冷的冰雪。
接纳,不只是接纳别人,接纳外面的世界,还包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内心的世界。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要学会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极其复杂的,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有甜有苦,有爱有恨,接纳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只是接纳内心的喜、乐、甜、爱,还要包容内心的忧、悲、苦、恨。
接纳,不只是接纳得到,还包括接纳失去,接纳那些流失的时光和失去的美好,做到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接纳,应该有这样的心胸,既接纳世间的一切美好,也包容世间的一切缺憾。(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的“能量守恒”
文/黄小平
物理学中,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即一切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对应人生,“能量守恒”也是适应的。简单地打个比方吧,人吃进食物,食物消化了、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呢?但它并没有消失,它化作了人的体力和能量,化作了人的血肉和骨胳。再比如人学习知识,知识消化在脑子里,它化作了人的思想和智慧、能力和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等人生的格言警句,也都体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人只有在春天付出耕耘的汗水,才会有秋天甘甜的收获;人只有用爱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回之以爱,只有把福报送给别人,才会收获福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今天的成功,是昨天努力奋斗的结果。人生的努力和付出,从来都不会白费,它总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你报答和奖赏。(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你得有把自己的伞
文/黄小平
下雨了,没带雨具,你暂且可以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避雨。与伞比较起来,屋檐大,伞小,屋檐能更好地为你遮风挡雨。但屋檐毕竟是别人家的,是固定的,你无法带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伞,虽然小,但灵巧,方便随身携带,什么时候有雨了,可以随时打开伞为自己遮挡风雨,所以才有人说:别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
人生路上,谁都会遇到风雨等诸如此类的困难,谁也免不了借助别人的屋檐,解一时之难。但这不是你的长久之计,只能是偶尔为之,毕竟,别人的屋檐,无法为你遮挡一生的风雨。
还是有一把自己的伞,方便、实在、保险,遇到风雨和困难,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拿出来、打开来,于风雨中,撑开一方小小的晴空。
别人的屋檐再大,别人给予的帮助再多,也不如有一把自己的伞,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自己帮助自己。(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水前行是因为有了落差
文/黄小平
水前行,是因为有了落差,是落差,给了水前行的力量。
水的落差有多大,水就能前行得有多远,是一路落差,让水一路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在落差中,水绝不停滞,更绝不回头,是落差,给了水一往无前的勇气。
水有落差,人也有落差。人与人之间,是有落差和差距的,但落差和差距,不能成为我们懈怠、气馁、停滞不前的理由和借口。
有了落差和差距,我们应该学学水,在落差和差距中,激起奋进的勇气和力量,用进取、超越和一路向前,去弥补落差,去填平差距,去抵达人生遥远的大海,这才是我们面对落差和差距应有的人生态度。(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文/黄小平
考生做选择题,主要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选择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法是排除法,就是先把错误的选项一个个排除,选择最后那个没有排除的答案,便是正确的答案了。第一种方法是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法,而第二种方法是答案不明确或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快捷,第二种方法费时、费周折,不能急,得慢慢来,待答案渐渐明晰之后才做出选择。
人生也有迷惘的时候,也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做出选择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急躁,不能意气用事,轻易草率地就做出选择,而要像考生用第二种方法做选择题那样,沉着冷静,把前后左右的路,把面对的一个个选择,一一做出分析研判,一一排除那些不适合自己走的路、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以便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生做选择题,是有诀窍的,而要做出人生正确的选择,更需要智慧。(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人生永远在路上
文/黄小平
为什么说人生永远在路上呢?汉字“途”,为我们作了很形象的阐释。“途”,道路的意思,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有余的“余”组成,这说明一个人无论怎样走,路都是有“余”的,都是有路可走的,都不会走到路的尽头。这不是形象地解释了“人生永远在路上”的道理吗?
人生之路,永无止境。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走得有多远,哪怕是走到了遥远的地平线,前面仍是道路有余,还是在路上,还是在途中。
人生之路,过程比结果重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过程是一根长长的线,结果只是一个短促的点,更多的时间,我们是为了享受行走的过程,享受行走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终极而短暂的结果。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生命有多长,追求就有多长,道路就有多长,人生永远在追求的路上,永远在追求的途中。(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赚,不只是赚取钱财
文/黄小平
“赚”这个字很有玩味,其结构是左“贝”右“兼”,“贝”指钱财,“兼”可解释为兼顾、兼有,从左右结构来分析,赚,在赚取钱财外,还得兼顾其他。兼顾其他什么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赚,在赚取钱财的同时,还得兼顾道义。否则,不走正道,靠歪门邪道、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地去赚取钱财,那是不义之财,为人所不耻。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赚,如果只赚取钱财而不兼顾道义,那就只剩下“贝”了,而非“赚”了。失去道义得来的钱财,皆如浮云,到头来只会烟消云散,落得一场空,甚至落得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不义之财,于你于我于我们每个人,又有何益处又有何意义呢?(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黄小平,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出版文集10部,发表、转载文章7000多篇次,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作者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