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意大利人。身为女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压力而选择医学,而成为当时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后来又由一个二十世纪的女医学博士而成为一个引起整个欧洲教育界乃至世界效仿的儿童教育家,正是验证了她的教育思想,(也包含了她对教育者的忠告之一):从个人的天性出发,顺其自然,找到兴趣,观察研究下去,一定会有成果,就像蜜蜂采蜜能酿成蜜一样,是不用教的一种本能。这也许就是她说的充分利用教育中的自发活动而得到的结果。
其实,中国的道家老子,儒家孔子都是提倡顺其自然,尊重自然的大家,才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之说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张衡,沈括,徐霞客,李时珍等都是亲自观察,体验宇宙,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思考,磨练才有大成的科学家。不用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发现电的故事。这都是长期养成的观察的品质中所必然结果。
蒙台梭利自己也是这样得到研究成果的。所以,她对教育者的忠告之一是:教育者不是通过内容(知识),而是通过品质(方法)来做准备的。其中最基本不的品质就是观察。观察所具备的品质包括各种各样的细微之处,比如说耐心。观察是需要训练的,这是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因为现象不能被看见,就如同它们根本不存在。
人的身体不光靠丰富的物资,也要靠灵魂的开乐而生存。“儿童能在的道一种有组织,复杂的活动,并
在对原始本能刺激做出反应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法阵我们通常认为高尚的品质,即某种不熟于儿童本不能的品质。比如说做事的耐心,毅力;道德上所需的温良,文雅与热情,礼貌以及各种不同范畴的品质”。可见道德教育业也不光是靠说理的。
“伴随智力上有目的的工作与等量的无目的工作相比,前者不易使人疲劳。因此,今天的心理医生建议,不是同过户外锻炼,而是通过户外工作来治愈大脑疲劳的。”这说明参与的主动性事何等重要 。
仔细观察,将观察所得到得“小事'和理得联系在一起 是天赋即高的人的工作,而这个品质却是可以培养的。这样的教育目标比起过内的“素质教育”是多么的具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