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两种反应
宋国明
鳳儿跟我去超市买菜,回家以后俩人很快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第二天早上鳳儿冲咖啡,去冰箱里取牛奶的时候,啊了一声,说牛奶呢?不是买了吗?我说买了啊,会不会落在车里了,我去看看。看了以后,确定没有。我说,没关系,待会儿去超市跟他们说一声,再拿一罐。鳳儿说她把收据扔了,我们就在垃圾袋里找,把个揉得乱七八糟的收据又找了出来。
在超市,我们到服务台说明情况,说前一天买了东西,收据上也有,但是今天找不到,估计是没装到袋子里。柜台店员摊开一本儿,上面手写的一件件都是顾客落在店里没带走的商品名称,我注意了一下日期,每天总有好几件,而我落的牛奶没记在本儿上。店员说没关系,请您在这里签一下名,再到后面自取一罐即可。
这本来没什么,是我在美国生活久了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件小事。鳳儿在跟家人视频聊天时无意间提起,却引起了两种不同的反应,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北京居住的岳父听完后感叹说,真是诚信国家啊,要是在中国,一定不给补,谁知道你是不是真落了牛奶呢?在比利时居住的姐姐则说,你们那儿超市还有人给装袋儿啊?我们这儿服务成本太高了,基本都自己装了。
这事还有一个后续的小插曲。我后来另生出一个想法,挥之不去,那就是如果我们那天没找到收据,还能不能照样补回一桶牛奶?因为我记得那时超市店员并没有在我的收据上做任何记号。后来鳳儿放完春假回纽黑文了,我就一个人到超市求证,向他们提出这个假想的疑问,店员没有丝毫迟疑,说,当然,没问题,相信您。
这是威州苹果城,不知道美国别处如何,不敢打包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