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国明
宋国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02
  • 关注人气:2,0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老李某刀关博通告之博友评论有感

(2013-10-09 03:29:16)
标签:

剽窃文章

文化

分类: 生活杂谈随想

读老李某刀关博通告之博友评论有感

宋国明

      老李某刀先生关博之事,我知之也晚,前因后果也不甚了解,总不该是因为他两个月前剽窃我的博文在新浪微博上以作者老李某刀之名发表该文被我劝止之事,因为老李某刀对我所发通知的回应态度倨傲强硬,所以不至于两个月后突然为此关博。

      昨天,我在大家对其关博通告的评论中才约略知道,他此前曾写了一篇攻击某位网名快乐的艺艺女士的博文被新浪网删除了,可能这是导致他关博的主因吧,但是因为他曾经指控我是留学中介艺艺女士(注)的马甲,所以我似乎也脱不了干系。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一贯反对申学使用中介,而且我和艺艺在新浪向来是各写各的,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所以这样的指控自然不值一驳。(注:已有博友留言指出,艺艺女士并非中介,而是其委托之留学顾问,详见评论第一条。)

      不过,让我吃惊的是,从众多评论中我了解到许多博友们对老李某刀在整个事件中的作为似乎完全不了解,把一个四处出击谩骂原创者全家三代的某刀先生当作受害者了。昨天,评论中曾经有两条提到过区区在下的名字,有人评说看了宋国明的博客(当指《我偷你的东西,是给你面子》一文请点击)对老李某刀的言行有新的认识。但是今天我再去看,那两条评论都被博主老李删掉了,我这才知道,老李某刀关博后还在很勤奋地筛选他的关博通告评论,不希望博友们看到我陈述他剽窃文章的事实还有他后来种种回应。

      评论中很多博友对老李某刀表达感谢,感谢他提供大量让他们受益的文章。我必须说,您受益是事实,所以表达感谢也是对的,受人好处,心存感激,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您得想一想,表达感谢的对象是不是正确的。

      说个故事做比喻。某村村民张先生花了时间,费了材料,精心制作了营养的饭食捐赠给村里需要的人吃,饭盒上写着“张某敬赠”,饭食在张家免费发放。一位李先生跑来领走不少,拿去给不知道张府乐捐之事的人吃,可是,他刻意把“张某敬赠”的标签撕掉了,改成了“李某敬赠”四字,所以在李家免费领到盒饭的众人,纷纷对李先生表示感谢,李先生含笑接受,完全不提饭菜其实是张家做的,他并没有出力。

     若只论领饭受益者,他们得到营养了,也感谢捐赠者了,领饭者一点儿错都没有。但是若看李先生的所作所为,那是蓄意的冒领功劳,接受不应得的名声和感谢,是极不道德的。若真要帮助需要营养的人,直接拿张家贴着“张某敬赠”标签的盒饭让人受益,不是一样好吗?张家又不是不让代为发放,感谢还来不及呢。苟能如此,李先生帮着做善事,心安理得,相信大家还是要同样感谢李先生的。可是李先生却费事把原标签揩去,换成自己的。利用这种做法,李先生四处搜罗捐赠物,见到合适者,便贴上“李某敬赠”,很快就博得“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之名,得到众人爱戴。

     一日,有人看到李家发放饭食,拿来一看,竟跟前些日在张家领到的盒饭一模一样,不禁纳闷,怎么是“李某敬赠”呢?拿到张家询问,张先生说,你来我家厨房看看,这饭都是我家烧水洗米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而且这菜别家也没有呀。于是,张先生问李先生说,您要发放我捐赠的饭菜,很欢迎,但是您把张某敬赠改成李某敬赠,这样做合适吗?可以直接用我的盒子嘛。话说得够客气吧?但是此时李先生已经是闻名该村的大善人了,便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我发你做的盒饭,是给你面子!张先生大惑不解,“张某敬赠”都改成李某了,还有我什么面子?而且,这跟面子有什么关系呀?做点饭菜免费让大伙享用,又不是为了面子。说到底,我捐赠的东西不该说成是你的,就这么简单。

     于是,张先生在自家门前张贴公告,说明李家发放的盒饭乃是张家所制作乐捐。李先生闻讯便亲临张家骂街,从张某的老母、老婆、一路骂到孩子,原话所用语言太糙,我也写不出来,您若有兴趣可以去《我偷你的东西,是给你面子》一文看看。后来又知道,李大善人过去发放如自助餐般丰富的饭食菜肴,少部分固然是自己所做,少部分维持原捐赠者的标签(这是李某聪明处,不能都撕了),但有一大部分都被他私自改成了“李某敬赠”。有位太太像张先生一样去找李家理论,便被李先生摆出一副流氓恶霸的嘴脸,以“婊子,我拿你的菜是给你面子,你别给脸不要脸”之类的言词骂退。

      故事经过很简单,我现在想说说村民的反应。村民中有人说张家居心叵测,有人说张先生恶意攻击,也有人说张先生是小人,让李大善人休慌,待俺去把他砍了。有意思的是很有些人在知道事情真相,知道李先生把周吴郑王等等家的乐捐之物统统改成“李某敬赠”这样的手段之后,不但不批评这种蓄意冒功领赏的行为,还说他这是疏忽了,请张先生不要介意,请大家不要介意。这些人是典型的乡愿。难道这些人没有看到李先生不但不知错,还到处辱骂受他所害的其他捐赠者吗?能说这种野蛮的态度也是“一时疏忽”吗?能说这样的品行没有超过做人的最低底线吗?“疏忽”绝不能被这些乡愿用来作为李先生恶劣行为的借口。

另一部分人认为李先生的所作所为是大公无私的善举,为那么多村民提供了营养饭食,受益者无算。恕我无法同意,因为他做的事叫做冒领功劳,应该为人不齿才对。饭菜是周吴郑王各家乐捐的,受益者吃饱饭抹完了嘴至少应该知道谢谁吧?李先生去各家取来捐赠品,把捐赠者名字抹掉,贴上自己的,剥夺了村民知道受惠于谁的权利,冒领了真正辛勤劳动者的功劳,这叫大公无私吗?说这话的人请您扪心想想。这中间的私心还不昭然若揭吗?真要大公无私,那就不要费劲撕人标签换上自己的,应该堂堂正正的说这是某家所捐,那是某家所捐,各家之物我李某都领来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各家有什么好东西,诸位可以自己去看,反正就在村中,一步之遥,片刻即到。若真能这样,那才是无私善举,但那一张张贴在别人物事上的“李某敬赠”标签让他无言可辩。

对于那些习惯在同一个地方吃各处搜来的饭食的博友,您根本不用着急上火,网上海阔天空,热心人士多得是,您学会自己去判断和筛选信息,才是最有用最可靠的正道。

在中美两个文化之中,蓄意冒领他人功劳都绝不是不拘小节,更不是一时疏忽,而是被视为有失个人操守的大事,是超过一个人道德底线的大事。美国学术界对剽窃行为的惩处有多严,就不必说了,大家都知道。在公司,您辛勤劳动的成果若被同事拿去请赏,让公司上下感谢他,公平合理吗?在新浪,如果您贡献了累积的经验和知识,张贴出文章提供大家做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结果被人蓄意剽窃,而受您文章之惠的读者还说,我非常感谢剽窃者,你是小人。您会作何感想?

一个剽窃者何以敢用这样恶劣粗暴的态度对待原创者,还能继续生存而且行之有年?探讨原因,恐怕众多村民对剽窃的本质认识不清,只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事情,不够客观,还有对剽窃者言行不清楚而盲目支持,这几点要占很大一部分。这种事我前两年在中国网坛上见过,如今终于亲身体验一把,很不习惯,但是我总相信有理还是能说得通的。话只能说到这里啦,您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愿意重新调整心态和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最好。我曾说过凡事必须慎思明辨,您如果读过许多让您有收获的文章,而它们原是周吴郑王的贡献,您是谢谢被老李某刀骂退的周吴郑王呢?还是谢那把文章标签贴成“李某敬赠”的老李某刀呢?这就是您的决定啦。无论如何,我仍旧祝您好运,祝愿您和孩子达成留学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