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公开展示课《权利义务伴我行》教学反思
(2011-06-13 20:18: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复习公开展示课: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教学反思
2011年3月,应学校要求,初三年级的备课组长要上一节复习展示课。使全组成员明确复习课的上法,对青年教师有指导意义。我选择了八年级思想品德《权利义务伴我行》的内容上复习课,现将授课后的感受和反思简单总结如下: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教师要成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所以我按照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充分体验、质疑、探究。在课堂教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加强问题设置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和可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现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创设了一些合理的课堂教学设问。这些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难,要符合大部份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也会造成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而失去动力。当然科学的及时的引导与点拔也是必要的。我还注意了案例材料的生活化。课堂即社会,社会即生活,思想政治课要让学生觉得课堂就是现实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材料丰富,观点就活,学生容易接受。因此,要用许多材料说明观点,使观点从材料中逐渐显露出来,即水落石出。
2、讲准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难点。采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混淆知识相对照等方法加以讲解。
3、构建知识树,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有了总体印象。
构建知识树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使之变成一个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表。用这种方法很适合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因为教材是按单元来编排知识体系的。每个单元至少由三课构成。每课又由几个框题组成。知识相对独立,要使学生从整体上回顾知识,用知识体系树的方法是比较好的。我让学生动手上黑板做题,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梳理知识的习惯。
4、紧密联系时政热点。
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社会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如我精选了海南近三年中考中出现的材料分析题作为例证,帮助学生分析材料,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在中考的复习中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中注意要讲清目标。
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2、要讲出知识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3、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将一节课的重要时间放在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上,将其他的普通知识交给学生自己梳理和复习。不能也不必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要注意给学生留出空余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和吸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符合学生,能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效率,教学更加人性化,师的“教”与生的“学”更加和谐。